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年轻男子接了通电话!直呼:太后悔!事发凯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2-06-20 13:44:51  来源:心动930  

  近日,凯里市一24岁男子先后7次向不同账户转款约30万元,在这些转账中,最大的一笔高达10.2万元!

  意识到自己被骗后,该男子立即跑到凯里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报警。

  “警察,请帮帮我,我被骗了……”

  如今,简单便捷的网上支付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花呗、借呗等一系列“先消费后还款”的支付方式更受年轻人的欢迎,而这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起了歪主意。

  6月13日一大早,在凯里城西辖区上班的陈某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对方称自己是“支付宝客服”,可以提供一些诸如“花呗”“借呗”提额以及降低利息的服务。

  “因为我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些付款工具,想着可以降低利率又可以提额,确实也不错。”陈某坦言,虽然当初有些动心,但仍有质疑。“当时,他打给我的电话号码显示的是一个手机号,我其实想过,为什么支付宝的客服会用私人电话打给我。”

  然而,对于狡猾的骗子来说,陈某的这点质疑根本经不住对方的花言巧语,在对方的多次劝说和诱骗下,终于获得了陈某的信任。当天中午11时,对方以提交验证以及查验还款能力为由,诱骗陈某向其转了第一笔钱——10.2万元.

  随后,第二笔、第三笔、第四笔……接踵而来。

  “你转过去的这些钱哪来的?”

  采访时,记者问道。

  陈某无奈的回答:“当时,就像中了魔一样,在各种网贷平台去借款给他打过去,一笔又一笔。”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骗子提供给陈某的付款账户均为不同的人,且都是私人账户。“你应该也发现了这些都是私人账户,怎么还会转那么多钱?”

  面对记者的又一次提问,陈某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前两笔转过去以后,我就在怀疑是不是被骗了,但是没有办法了,我已经借了那么多转过去,我就想着要是突然停了,我那些钱就要不回来了。”

  在距离接到电话6小时以后,陈某向对方账户转了第七笔钱。此时,他能借到的钱已经全部转完,陈某甚至将自己的收款码发给了对方,还在期待着对方完成验证后,将钱转给自己,然而,一条信息发过去,陈某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 意识到被骗的陈某这才清醒过来,立即跑到凯里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报警。

  “当天下午19时左右,报警人匆匆忙忙的跑进派出所,他告诉我们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涉及金额近30万元,而且这些钱都是借的。”凯里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的民警向记者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

  接警后,凯里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的几位民警对该案展开调查,根据陈某提供的信息,警方当即通过技术手段,紧急拦截了一部分还未被诈骗人员转走的钱。

  “如果发现自己被骗,最佳报警时间是案发后两小时之内,但是这个犯罪嫌疑人也很狡猾,让陈某每次转账的时候都要间隔一段时间,在进行第七笔转账时,距离第一笔已经过去了近6个小时,仅追回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公安机关将尽全力追回。”采访现场,民警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

  “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这个报警人其实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但是,由于他没有开启这个功能,导致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为了感激民警为自己挽回了部分损失,第二天,陈某带着一面锦旗和两个西瓜来到派出所。“很感谢警察同志的及时帮助,要是没有他们我会被骗得更多。”面对记者的采访,陈某激动的说。同时,民警也在现场为陈某的手机开启了反诈APP功能。

  警方提醒,授信借款额度由一个复杂的大数据模型控制,并非个人可以随意更改,更不存在获得额外低息贷款的可能,此类宣传不能轻信。

责任编辑:吴如贵【收藏】
上一篇:违建、抢建“零容忍”查处 “铁决心”拆除 大十字街道持续重拳出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