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三措施”推进银饰刺绣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商品化产业化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1-09-02 14:55:3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苗族刺绣、苗族银饰制作技艺、革家蜡染制作技艺是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艺,是凯里市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凯里市民族民间工艺品主导产业。自凯里市成立银饰、刺绣、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工作服务专班以来,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进我市苗族银饰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商品化产业化。

  一是走访摸底企业,把脉产业路径。制定苗族银饰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商品旅游产业化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服务专班小组,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班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非遗中心,抽调相关人员进行实体化办公。协调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获得企业注册信息,并积极发动非遗保护协会成员深入各镇、街对一线生产企业进行摸底,做到应统尽统,详细了解全市银饰、刺绣、蜡染企业户数、规模、产值、销售及实际发展困难等。据统计,全市银饰、刺绣、蜡染等各类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个体与企业共203家,其中重点企业12家。

  二是搭建发展平台,把握市场导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国有集团平台作用,强化凯里苗族银饰、刺绣、蜡染行业中的引领地位,多方面对项目进行摸底选址,切实制定凯里市银饰刺绣产业发展项目初步建议方案,促进凯里市民族民间工艺产业的市场发育,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工艺品集散市场,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平台。在产业分布上,银饰加工生产的所占比重较大,共有127家,其中个体户115家,重点银饰企业2家,微型企业10家;刺绣产业规模相对大些的67家生产户中,重点企业有10家,有2家较大的合作社,45家微型企业,单干的个体户10家;蜡染产业的面相对较小、生产蜡染加工企业3家、合作社1家、个体加工户4家。

  三是定期调度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强化责任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凯里银饰刺绣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商品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部门协作,积极与市银饰刺绣蜡染及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建设服务工作组办公室加强对接,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凯里市银饰刺绣蜡染民族民间工艺商品旅游产业化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截止目前,现有苗绣传承人69人,其中省级传承人4人,州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60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14人,其中州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12人;其中开办企业有刺绣16人,银饰13人,共34人。(范筱诗)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舟溪镇:“三化”夯实农业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