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万潮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大振兴”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组织振兴。一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抓牢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夯实政治建设。通过“铸魂行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打下思想基础。二是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队伍管理。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镇16个党支部进行星级管理。共评出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6个,二星级6个。受州级以上表彰的两名支部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努力推动“村社谊站”项目在我镇各村落实,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确保真蹲实驻、真帮实促。要求各驻村工作队加强对所驻村的调研工作,在完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全面摸清村情村貌,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研判发展思路。
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万潮镇根据自身区位优势,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香炉山村生猪养殖园区、劳动桥村生猪养殖园区,笔架村林下养鸡,大山村、老鸦山村和劳动桥村中蜂养殖、格河村供凯蔬菜等一批园区和示范基地。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年出栏达35000余头,林下鸡年出栏达5万羽,养殖中锋400箱,格河500亩坝区年产值达457.9万元,产业项目累计发放分红205.415万元,惠及全镇878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村实际,在群众中大力开展辣椒种植宣传,鼓励村民种植酸系原料作物,助力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加强现场技术培训和后期田间管护技术指导,帮助椒农掌握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通过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完善引育制度,大力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用好驻村工作队资源。根据上级安排部署,万潮镇6个行政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共18名.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优势,大力推进我镇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努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切实为民办事服务。二是做好村后备力量管理。扎实开展前期全面摸排工作,建立全镇毕业未就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致富带头人三本台账。利用换届选举的契机,深入开展调研,动员更多人才加入到村后备力量队伍,吸引致富带头人到村担任村干,发挥“头雁”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开展培训和再教育,培育新时代农村人才。组织开展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辣椒种植技术等实用的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鼓励在职村干进行再教育,提升学历水平.目前共有6名村干在读。
孕育文明乡风,大力推进文化振兴。一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挂牌成立万潮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0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志愿汇”APP,组建万潮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精心组织策划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镇注册志愿者86人,累计活动时长5000余小时。二是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全镇10个行政村建有农村书屋,基本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宣传栏、积德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乡风氛围。三是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化家美德建设,以家庭的文明进步带动社会的全面和谐,评选出224户镇级“文明家庭”。四是深化文明创建,培育文明乡风,开展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不断提升镇域村民文明素质,2020年荣获2017—2019年度“全州文明乡镇”称号、2018—2020年度“全省文明乡(镇)”称号。
协调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振兴。一是完善农村路面、井盖、农贸市场、路灯、环卫设备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保洁员和垃圾清运人员的业务培训,督促保洁员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全面提升整容面貌。二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全镇范围内的主路、背街小巷、绿化带、照明路灯、排水设施、河沟、建筑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全面消除卫生死角;规范集镇经营秩序,整治占道经营现象,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查处;开展垃圾分类行动,设置垃圾分类箱,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提升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三是加强环保领域工作力度。加强巡查,落实责任,对全镇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进行清理。落实责任,严厉打击露天秸秆焚烧、野外散烧等行为。年初以来共开展巡查30余人次,阻止野外用火5起。强化打击矿山私挖盗采巡查,严防私挖盗采死灰复燃,有利于促进鱼洞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努力,乡村振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村还未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还不够规范规范。下一步万潮镇将继续强化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产业革命。以生猪养殖、林下养鸡、格河坝区果蔬种植产业为引领,辐射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整合技术、服务、信息等各种资源共享,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二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道路、农村能源等生产或生活设施为重点,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三是继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是继续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利用村居换届选举的契机,认真开展好调研工作,选出真正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居)班子。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