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湾水镇以“三变”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盘活资源,量化股权配置。通过试点+合作社+基地等方式探索推进“三变”产业模式。将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工贸公司,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了长源、乡土粮仓、小翁当等9个林下鸡养殖点,年出栏达2万羽以上;金水湾林下养鸡项目已建成投产,年出栏0.5万羽;翁当村林下养鸡项目已建成投产,年出栏2万羽。同时,在里仁村、江口村探索林下蜂养殖100箱。
二是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以“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成生猪养殖基地5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辐射带动全镇年出栏生猪1.7万头。
三是食用菌产业长足发展。发挥湾水镇在凯致富带头人作用,在江口村建成投产食用菌基地,已实现江口村18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建成400万规模的王司公村红托竹荪食用菌基地。
四是香葱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凯里香葱”地标品牌,采取“村支部+农户”的模式,在全镇实施香葱扩面提质工程,实现香葱复种面积4000亩以上。同时,建成了香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个,面积300亩。
五是渔业产业加快发展。以驻村工作队牵头,村合作社具体负责的模式,建成了米薅村甲鱼养殖项目,已投放养殖甲鱼6万余只。
湾水镇鼓励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到年底进行保底分红,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将继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链条,着力在品牌上找准突破口,大做:“特色产业”的文章,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全镇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王旭)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