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他们的额头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汗珠,跟随着红绿灯指挥行人安全过马路,这就是交通协管员,今天,我们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韶山南路州医院门口,是凯里城区人流量比较大的一条斑马线,早晚高峰时几乎每次绿灯通行的人流都在五六十人左右。江忠萍是负责对这条斑马线进行交通劝导的交通协管员,她说,这个路口在上下班高峰期的通行量非常大,有很多行人在红灯亮起时仍然还在斑马线上慢行,非常不安全,每次他们都会吹哨或大声提醒,遇到一些腿脚不便的人或者走得慢的老人和小孩,他们也会上前搭把手,让大家能够快速安全的通过人行横道。
江忠萍:“这里就是医院,经常有老弱病残过马路,我们每天就在这里劝导人们安全、文明地过马路,对需要的人进行搀扶。”
江忠萍在这个路口一站就是4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难耐,每天早上7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这里的行人红绿灯接近一分钟就会亮起一次,每一次她都要吹哨、做手势示意车辆停下来,指挥行人安全通过马路,每天同样的动作都要重复六百多次。特别是嗓子,几乎每天都处于嘶哑的状态。
江忠萍:“冬天在这里特别冷,风吹着冻得受不了,脚都会凉透,非常辛苦。热天还好过一点,特别是冬天,太难受。”
江忠萍说,大部分市民都还是很遵守交通规则,只是有时候碰到个别不听劝导的市民,她也感到很委屈。记得有一次信号灯快要变成红灯了,一位老人执意要通过,她上前劝导时却被对方恶语相加。
江忠萍:“我说老人家,马上红灯就要到了,你不要走了,稍等一下,反正才几十秒钟,他就开口骂我。”
今年已经44岁江忠萍,2014年被凯里市交警队大队聘用为交通协管员,虽然工作有时候比较辛苦,但自己很热爱这份工作,能为城市交通的畅通有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江忠萍:“现在我们凯里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我愿为凯里奉献一份力量。”
只要每天路过清平南路附中门口的市民,都会见到一位年纪较大的交通协管员,他一套自创的指挥手势虽然不规范,但是简单易懂,还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因为这一路段有两所学校,上下学时学生很多,交通协管员黄光旭就用自创的指挥手势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每一批学生过马路他都要护送过斑马线。
黄光旭:“车穿人过的时候安全很重要,特别是这里的两所学校,有中小学生,所以特别的小心,每天用手势和哨笛给他们提示,保证安全。”
分配到凯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交通协管员一共391名,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62岁了,退休后闲不住的赵广军被聘为交通协管员后,每天坚守岗位,从不迟到早退,在交通协管员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余热。
赵广军:“因为我觉得这个工作适合我,我尽我的微薄之力发挥余热。”
市民龙先生说,凯里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这也都是所有人努力的成果,这些交通协管员很认真很辛苦,希望人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从自身做起 从我做起 从教育小孩做起。
也许有的人会好奇,他们只是一个交通协管员而已,又不是交警,干吗那么认真?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认真负责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于这群交通协管员的默默付出,希望您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能够给予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相信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田如睿)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