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年前,一位叫顾宜莉的凯里女孩从云贵高原爬上了青藏高原,经过一番打拼,完成了从“打工妹”到“小老板”的转变,今天,记者就带着你走近顾宜莉,看看她是如何在异地他乡华丽转身的。
顾宜莉是凯里市开怀街道人,从小在农村长大,曾到过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因为文化不高,没有技术,吃尽了苦头。
顾宜莉在布达拉宫前留影
为了生活,2010年2月顾宜莉从凯里出发,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辗转到离凯里5000公里远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到山南后,她先报名学驾照,结果考科二时,被刷了下来,只得补考。
在补考练车期间,她认识了来自四川富顺,在山南做皮鞋生意的一位女老板,并成为了好朋友。这位女老板发现顾宜莉很踏实,从驾校“毕业”后便邀请在她去自己的鞋店打工。
尽管工资不高,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但毕竟找到了工作,而且老板很好相处,顾宜莉觉得还算满意。
渐渐地,她还发现了商机,原来,女老板的鞋店位于黄金地段,每天路过门口的人流很大。“我当时就想,要是在门口卖点什么东西那应该是比较畅销的!”顾宜莉说,在征得女老板的同意后,她在鞋店门口摆起了地摊,卖儿童服装,一边打工一边当“地摊老板”。
从此,她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除了收益,顾宜莉还在这一段时间学会了藏语,做起生意来得心应手。
后来,顾宜莉打工的鞋店被拆除了,女老板另谋生路,她则失业了,可观的收入一夜间被中断。
在权衡了打工和做生意的利弊后,顾宜莉决定做服装生意谋生,经过半年的努力,她在山南市相中了一间转让的门面,并贷款10万元将其盘下。
创业是艰辛的,为了节省开支,每次去进货时顾宜莉趁天还没亮就搭公交车去拉萨,争取当日返回山南,不在拉萨留宿。她说,有时进货繁忙,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回到家时肚子叫得咕咕响,累得像一团棉花。
在经营服装店时,她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货,而且坚持走薄利多销的路子,积累了一大批的客户资源,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到目前,顾宜莉的服装店开了两年,年年都实现盈利,收入比较可观。在西藏山南市的凯里老乡都说:小顾终于在西藏站稳了脚跟。
生意做顺手了的顾宜莉目前还有个想法,她是苗族女孩,下一步打算将苗族文化产品带到西藏,这样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传扬本民族文化。(莫言 王中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