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州长廖飞接受采访
贵州两会期间贵州省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廖飞表示发展旅游应找准文化与商业的平衡点。
记者:旅游对于黔东南是德天独厚的优势,您对于黔东南旅游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或是具体的实施措施?
廖飞:黔东南州正在承担一个项目,生态旅游创新区的发展,事实上保持生态与发展旅游是一对矛盾体,如丽江,旅游发展好,但是民族文化基本上没有。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比自然生态的保护更难,自然生态保护更加具体,现在我们正在对这两种文化的保护进行探索,如自然生态与旅游相衔接,首先在重点景区采取控量体制,其次保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有两种体现形式,物质与非物质,物质遗产,如窑洞民居,要作为一个旅游接待场所,那些动不能变,保持整个村寨的村貌。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承,如西江苗寨,应该找准文化与商业的平衡点。
记者:如何权衡建设与旅游的本质?
廖飞:黔东南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民居比较受游客欢迎,游客比较欣赏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有一个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的载体,控量体制,采取脱离门票的措施,当措施到位后,需控制人数,需要在网上预约。
记者:请问一下控量提质一定会出台吗?
廖飞:不一定,但希望如此。而且再出台之前需要其他方式来替代,因为现在的旅游更多是观光旅游而不是深度体验游和休闲游,国内主要是通过收取门票,这样的方式较单一,但收费体制还是被多部分陆游景点采用。我们应该完善我们的住宿条件,让游客安心舒适旅游。
记者:黔东南整个GDP主要来源于旅游吗?
廖飞:第三产业是主要的,但是是在第二产业相对不发展的情况下呈现的三二一的结构,第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构,但希望第二产业强大起来,目前比较满意的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首次达到20%以上,保持质量的同时保证质量是最好的。(苏梦园 陈玉 贾萍 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