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租房生活理念
租房应该成为一种新的住房消费理念。
虽然国内租房市场早已有之,而且现在已经变得相对比较成熟,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租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置业一直为第一选择,不管条件是否允许。
但海外国家和地区却并非如此。有数据表明,有六成德国人一辈子不买房,在1993年,德国人拥有产权房的比例为39%,虽然过去了18年,但这一比例仅上升了4%,可见德国很流行租房。在德国,除了带子女的家庭和高收入者,单身家庭租房比例高达72%,无子女家庭租房比重也达到52%。虽然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自有住房比例高达80%左右,但纵观整个欧盟国家,自有住房比例也不过60%左右。
我们的邻国日本,虽然同为东亚国家,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情结,但因为房价高昂,日本大多数年轻人不仅在结婚时选择租房,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过着租房的日子。数据表明,日本租房结婚者比例高达67.1%,40岁以下的人群租房居住成为常态。
由此可见,租房应该成为住房消费中的一种选择。在尚未达到购买自有住房的情形下,不妨先主动选择租房,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因为买房而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也能安排财力用在其他的地方,比如投资理财,再比如自身充电。即使是对于已经具备了购房条件的人群来说,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财务计划,并不一定要把全部家当都押在房产上,从而失去了提高生活品质的机会。
不过,由于目前租房市场并不是很规范、保障性力度不够、保障租客制度不全、扶持力度偏弱等问题,但这些都不是阻碍我们选择租房居住理念的理由,因为这些问题终会得到解决。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国家在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重拾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加大租赁住房供应等,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引导,租房会慢慢变成一种可行的住房消费方式。
租房,应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孟言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既然选择租房了,那就要租出生活品质来嘛!”
孟言的幸福租房生活
“那时候我们就很前卫地当上了双租客呢!”从2005年开始就选择了租房生活的孟言,说起自己租房的经历,仿佛有说不完的小故事和小插曲。他略显腼腆地冲记者笑笑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家也真算是蛮非主流的了吧。”
32岁的孟言早已身为人父,6岁的儿子明年也要上小学了。孟言和妻子邱雨都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月收入加起来大概12000元。不同于早早就背起房贷安心做房奴的同龄人,住在中环内地铁站附近的孟言一家不但没有月供的压力,每月在住房租金方面也只要拿出2500元,这让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过得游刃有余。“算是比较有滋有味了吧,平时一般想吃点什么、买点什么,都没什么太大压力,还蛮乐在其中的。”孟言面带着微笑接着说道,“当初刚结婚的时候可没少折腾呢!”
租套房子来结婚
原来,2004年的时候孟言和邱雨就开始筹备结婚,因为双方的家境都不富裕,看着房价一年年高不可攀的邱雨就劝说孟言不如选择租房过日子,自己可以接受,孟言也同意租房可以省去很多家庭负担,没必要非得买房。然而,双方父母的坚持使得房子还是成了他俩绕不开的问题。孟言的父母有一套地处偏远的一室户留给他,两家人合计下来决定卖掉这套小房子,置换一套地段、大小各方面都过得去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来做新房。于是孟言开始游走于各个售楼处、楼盘现场,但是大半年过去,孟言跑过的、看过的、听过的楼盘,不是太偏远、交通不便就是户型太小或太差,根本没法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孟言和邱雨心里都颇有些着急。
“最后还是我老婆先忍不住了,有一天拉着我仔仔细细地算了一笔账。”孟言挠了挠头接着说道,“如果买房,首付、月供对于当时刚工作不久我来说,有些力不从心。”由于考虑到有了小孩之后支出还要增加,日子肯定会过得紧巴巴的——况且用来计算的房子还是地段、房型方面都比较一般的。而相比较之下,在孟言比较满意的地段内,两室户的租金每月普遍只有2000元不到,还带有简单的装修和家具,这让孟言一下子下了决心。“首付、贷款、利息什么的都省了,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是收拾一下就可以拎包入住了,还可以把自己的小房子租出去抵掉一部分租金。”孟言笑着说,“比起现在结个婚要50万元,我们当时是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省则省。”
于是,孟言和邱雨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租房,便商量好了分头回家劝说各自的父母。“摆事实、讲道理,算了一笔又一笔的账,最后总算是两边都劝成功了。运气也不错,他们很快谈妥了一家不错的房东,预算一下子宽裕了不少,婚礼也办得风光了一些呢!”孟言边回忆边显得颇为自得地说,“当初还真是坚持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