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总工会将目光投向了全县各类就业群体,尤其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以及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劳动者的就业创业需求。这些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总工会深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 年,结合当地实际工作情况,施秉县总工会深入开展了 “工会培训帮就业” 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聚焦转岗待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制就业培训和援助方案。
2024 年 10 月 30 日,在南官营社区和西正社区,一场规模盛大的就业培训活动有序展开。此次培训共有 95 人参与,他们都是来自重点关注群体中的劳动力,年龄范围符合男性 16 - 60 周岁、女性 16 - 55 周岁的标准。培训内容全面且实用,围绕家政服务领域精心设计。
培训课程从家政服务概述及职业道德、基本礼仪礼节讲起。在现代社会,家政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而职业道德和礼仪礼节是家政服务人员的立身之本。通过培训,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家政服务工作中诚信、尊重、关怀的重要性,明白了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每一次对客户隐私的保护都是赢得客户认可的关键因素。这些软技能的培养,让学员们不仅成为了技能劳动者,更成为了传递温暖与优质服务的使者。
家居保洁和户外保洁知识及实操练习是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居住和周边环境的清洁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针对不同材质家具、地板的清洁方法,了解了各类清洁剂的特性和使用场景。在户外保洁方面,从公共区域的清扫到花园的打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学员们在灰尘与汗水的交织中,逐渐掌握了让环境整洁如新的秘籍。无论是顽固污渍的去除,还是复杂环境的清洁维护,他们都能应对自如。
衣服的洗涤与存放方法及实操同样不可或缺。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实则大有学问,不同材质、颜色的衣物需要不同的洗涤方式,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衣物受损。培训中,学员们学习了如何辨别衣物材质,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模式。同时,对于衣物的存放,他们掌握了根据季节、衣物类型进行分类存放的技巧,从防潮、防虫到防霉,每一个要点都铭记于心,确保衣物在存储过程中得到妥善保养。
此次培训的成功之处在于紧密贴合当前就业形势和用工需求。施秉县总工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深知只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劳动者,才能真正助力他们实现就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总工会积极聚合多方资源,与社会培训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其中,凯里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承担了此次培训的执行工作。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培训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吸引力和专业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培训内容,还使得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更多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有机会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
更为重要的是,总工会为劳动者提供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从培训课程的规划到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协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心组织和无缝衔接。“订单式”“定岗式” 培训模式成为提高学员就业率的关键。总工会与俏手匠家政服务平台密切沟通,了解平台的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为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能够凭借所学技能直接与俏手匠家政服务平台对接,这种高效的就业模式减少了就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最终,49 名优秀学员凭借扎实的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众多参与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与俏手匠家政服务平台签约。这一成果是施秉县总工会 “工会帮就业” 行动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所有参与培训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这些学员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在俏手匠家政服务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他们的就业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也为施秉县家政服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施秉县总工会此次 “工会培训帮就业” 活动为全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就业工作树立了优秀典范。它展示了工会组织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的强大力量,通过精准定位、精心组织、紧密对接,为重点就业群体开辟了一条通往稳定就业的光明大道。未来,施秉县总工会将继续深化这一行动,持续探索创新,为更多劳动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就业帮扶服务,为施秉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筑牢就业根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