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沪昆高铁6月16日开通,给凯里的交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带来了难得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凯里市交通物流呈现新格局。
一、“3级城乡网络”已实现
构建城市、城乡、农村三级综合交通网络,相互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形成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加快建设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系统。城乡交通以高速公路和区域交通性主干道为骨架,地方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市郊铁路、支流航道为补充。重点构建城市内部、城乡之间、农村地区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率先建成服务城乡的三级公路网络。城乡之间以二级公路为主,农村地区以等级公路为主。通过统筹城乡交通运输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运输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享目标。
二、“3大换乘枢纽”正在建设中
根据《凯里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为适应大凯里城市建设需要,结合凯里市对外通道走向和“多式联运、无缝换乘”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在现有客运站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布局3大换乘枢纽,即凯里城北一级客车站及凯里城东、炉山2个二级客运站。其它乡镇除中心镇旁海为四级客运站外,其余镇均为五级客运站。
三、“5大物流枢纽”即将建成
为适应凯里全市货物运输、工业园区物资流通的需要,结合对外通道走向,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布局5大物流货运站,规划在中心城区开发片区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在开怀片区设开怀货运站,在炉山规划建设大型货站,在桐木寨建设火车汽车两用大型货站。凯里市目前有货物物流企业43 家,其中货运信息部 11家,货运代理 32 家。
四、加快发展“3大运输产业”
积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枢纽港站作为物流节点的重要作用,扩展交通运输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功能,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加快发展清水江航运、铁路集装箱运输和公路运输,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以5个公路货运站、4个水运货物作业区为依托,规划形成大型商贸园区和物流园区,形成“通道-枢纽-园区-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有效提升旅客运输业品质。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加强道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规范发展运输服务业。积极引导推行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加快建立“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快速响应”的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拓展延伸维修救援网络,适应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杨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