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悼会现场,郑益龙遗体静静躺在玻璃棺中

昨日,郑益龙追悼会在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

郑益龙遗像
昨日上午10时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 两千多人自发前去参加郑益龙追悼会
今天是英雄的追悼会
上午9时,太阳刚刚驱散初春的寒意,银河园的入口早已挤满从各处赶来的市民。人人表情凝重,很多人都手捧黄花。
白云厅下,远远就能看见悬在门廊之上“郑益龙烈士追悼大会”的横幅。近百级的台阶两旁,黑色的纱幕包裹住参柏,一直延伸到大厅门口,纱幕上满是白色的小花。门口两侧也堆满了社会各界人士赠送的花束、花圈,它们和站岗的武警一起,默默守卫着烈士的英灵。
上午9时20分,追悼会礼堂内外已经摆满了花圈,既有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党政部门和部队所送,也有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等以个人名义的吊唁。紧挨礼堂门口,是一个特别高大的花圈,上书:“沉痛悼念救命恩人郑益龙,陈永标、徐小蓉敬挽。”
“妈叫你万声你不醒啊!”
郑益龙父母的身体并不太好,连日的忧伤更是让他们心力交瘁,家里人不敢让他们来到追悼会现场。
“益龙啊,妈叫你千声你不应,叫你万声你不醒啊,益龙啊……”等候室里摆着祭奠的灵台和遗像,郑益龙的岳母吴亚英不顾家人的劝阻,数度颤颤起身,手抚遗像,嘶声哭喊女婿回来,岳父庞德森无力地坐在沙发上,老泪纵横,说不出一句话。两个武警女军官紧紧地扶着一身素黑的庞洪雨,轻轻为她抹去不断涌出的泪水。
“立志报国壮行军旅当忠诚卫士,舍生忘死大义为民传雷锋精神,沉痛悼念郑益龙烈士。”巨幅挽联之间,遗像上英气勃发的郑益龙微笑地注视着前来送别的人们。遗像下,郑益龙烈士身穿笔挺的军装,身裹鲜红的党旗,静静躺在鲜花翠柏间的玻璃棺中。数百名郑益龙身前所在部队的战友们,已经列好整齐的方阵,让他们的好上尉最后看一眼他毕生热爱的那一片橄榄绿。
白云厅里,人很多,却很安静。送行的人们低头不语,静静等待着送别的时刻。
人们在太阳下安静地等待着
追悼会大厅肃穆凝重,广东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公安厅厅长、省武警总队第一政委梁伟发,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贾圣尧,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委员陈杭,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沙,副市长贡儿珍等省市及部队领导怀着沉痛的心情步入会场。
上午10时,《哀乐》奏响,亲友和民众开始了对英雄最后的送别。“我们一定化悲痛为力量,铭记益龙的精神,感恩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孝敬好父母、培养好小孩,回报组织,回报社会。”陈杭代表部队致悼词之后,庞洪雨拼命地忍住不让泪水涌出,坚强地站立着,向送别益龙的人们深深答谢。
“益龙,你不能走啊!”即使身边亲友用力相扶,郑益龙的岳父母仍然无法站直身子。郑益龙的亲友们也无法忍住心中伤痛,悲声大放。许多武警战士和前来吊唁的市民,目睹此状,纷纷流下难过的眼泪。
告别仪式开始,在梁伟发带领下,各级领导、亲友、战友和自发前来的市民依次而行,绕郑益龙烈士遗体一周,再次深深鞠躬。
前来送别郑益龙的市民实在太多,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厅外排队等候祭拜的人仍然在增多。白云厅外没有任何可以遮阳的地方,市民们就这样在太阳下安静等候着,不少人额头满是汗珠,但没有一个人走开。
“真的愿意给他们做儿子”
在走出送别大厅的汹涌人群中,记者看到了被郑益龙救起的陈永标。他和妻子两人早上8时就抬着大花圈赶来了殡仪馆,就是想见恩人最后一面。“看到他的人躺在那里,我真的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陈永标仍然无法平息内心深深的自责。
3月9日,陈永标和妻子登门跪谢郑益龙的父母和妻子,由于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除了痛哭着不断道歉,陈永标并不能说出太多的话。
陈永标说,他其实是有很多话想要对郑益龙父母说的。他说,他一定会像一个儿子那样来帮郑益龙履行对父母、对小孩的责任。“昨天我跪在他父母面前,如果他们肯认我的话我真的愿意给他们做儿子……真想用我自己的生命去把他换回来……”
路志辉也来了,看着玻璃棺中的郑益龙,他心中的悲痛和愧疚再次涌起。走出追悼会场,路志辉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大家在看到别人有难时,能够主动施以援手。”
英雄见义勇为事件回放
郑益龙同志于1979年1月27日(农历)生于广东潮阳,1997年12月参军,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16年来,历任战士、排长、司务长、副中队长、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教导员,先后参与了“98”抗击特大洪水、奥运火炬传递安保、深圳大运会安全保卫等重大任务,3次荣立三等功,1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牺牲前为武警广州支队第四大队政治副教导员。
3月1日,游客陈永标在珠江西堤亲水平台失足落水,郑益龙立刻跳江相救,却因此失踪。广州水警等立即组织船艇和人员进行拉网式搜救。
3月2日,西堤码头停航搜索。
3月4日,晚上8时50分左右,郑益龙遗体在其下水救人处往东约500米的江面被找到。
3月6日,广州市殡仪馆为郑益龙设立灵堂;武警广东省总队追认郑益龙为“烈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追授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3月8日,武警战友在灵堂前为郑益龙过34岁生日。
3月9日,中共广州市委政法委等机关发出《关于向郑益龙烈士学习的倡议书》。
3月10日,广州市社会各界2000多人于广州殡仪馆白云厅送别郑益龙遗体。 (文/丁虞、周浩杰 马茂胜 通讯员 祝俊业、何丽平、陆建东、徐海洪 图/杨勤、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