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尚勇向乡干部询问旱情)
(凯棠乡的送水工作车)
(白水村村民喜迎送水车)
(忙着接水的村民)
(忙着接水的村民)
本港讯 (记者 廖强 摄影报道)4月1日早,凯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部第三督查工作小组组长廖尚勇带领督察小组来到凯棠乡,了解当地的抗旱救灾、春耕备耕和森林防火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对凯棠乡的下一步抗旱工作提出要求。
第三督察工作小组到达凯棠乡时,乡政府组织的送水工作队正准备给白水村送水。在对该乡的受旱情况进行了基本了解之后,督察组一行人随送水车队一起来到了白水村。
知道送水车要来,村民们早早的就提着大桶小桶守在了村口,75岁的村民顾怀秀告诉记者:“这次旱灾太严重啊,之前我们没有水煮饭、煮菜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啊。现在好啦,政府每两天就给我们送一次水来,真的是太感谢啦。”
据了解,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凯棠乡饮用水源基本枯竭,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1万亩,全乡的11个行政村中,已经有10个村用水极度困难了,涉及人数达1.3万人。村民们没有水喝,只能取用田里的积水维持生活。为了解决村民的用水为题,凯棠乡政府从3月2日开始,征用农用卡车两辆,全天候轮流的给严重缺水的10个村送水,尽可能的保证乡亲们的日常生活用水。
离开白水村后,督察组一行来到了凯里一职校凯棠分校,对寄宿学生的用水问题进行视察,凯棠分校的顾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一共有寄宿学生380多人,由于旱情影响,现在两个宿舍楼都已停水。不过,由于学校内有一口凯棠乡最大的水井,还有食堂中的自来水也能继续供应,所以虽然用水情况严峻,不过还是可以保证学生们用上放心水。”
此次督察,督察工作小组还对凯棠乡的春耕备耕以及森林防火情况进行了视察,廖尚勇在督察时指出,凯棠乡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当中,一定要重视全乡各村和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不但用保证供水,同时也要保障供水质量,同时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水源,用于缓解旱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