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走进黔东南州县市区的各村各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各乡(镇)、村、寨时时处处都可以听到“铛……铛……铛……,天干地燥……小心火烛,安全防火……人人有责……”等鸣锣喊寨的声音,原来这是各县市区政府力抓农村防火火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此项措施虽然延续了上百年了,但由于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鸣锣喊寨队,广泛招聘队员,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此影响下,许多村民积极投入到防消防宣传的行列中来,村民纷纷叫好:“这是政府对我们老百姓做得最贴近、最有意义的一件实事了……”。
黔东南是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有这样一种说法:“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黔东南”。农村火灾防范是全州各级政府最头痛、最关注的事情。为减少火灾发生,贯彻新农村建设消防总体战略部署,黔东南州各级政府积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在全面抓好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好农村“三、四、五、八”防火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执行鸣锣喊寨制度。在这方面,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全面实施招聘社会人员开展鸣锣喊寨宣传农村消防工作,随时提醒人们注意防火、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并以大量资金投入,一些县还实行合同制,建立起长期农村消防宣传鸣锣喊寨机制,开创了全省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先河”,对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了的消防安全环境。据统计,目前,全州各地农村消防安全鸣锣喊寨队伍已发展到3610支7893人 ,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农村防火护卫队”。
(张正特)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