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凯里市石龙寨“组管委”模式初探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10-31 00:00:0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点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怎样实施民主管理,真正让村民当家作主?凯里市石龙寨“组管委”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


    凯里市在龙场镇平寨村石龙寨组推行“组管委”,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让“组官组民选、组策组民定、组务组民理、组事组民管”,让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施民主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建立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凯里市龙场镇平寨村石龙寨共有60户262人,党员13人,全都为西家(待识别民族)。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村“两委”人手少、事务多、忙于村级事务,难以顾及村民小组的发展建设,特别是绝大部分村民以自然寨聚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干部要抓好全村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大力加强“组”这一级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凯里市委决定加强“组”的管理,充分发挥村民小组的作用。


    2006年6月,凯里市龙场镇平寨村石龙寨组召开村民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了村民组管理委员会,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成员5名,石龙寨组管委正式成立。由此,实现了从“村官治理”向“组民自治”转变。石龙寨村民组管理委员会是在平寨村党总支部领导下的组级工作机构,下设公共事业发展小组、综治维稳小组、计生与妇女小组、科技文化活动小组、环境卫生小组、农业生产发展小组、旅游发展小组和远程教育小组。组管委成员分别担任各小组组长。
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组管委的作用


    石龙寨组管委成立后,组管委和下属的小组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组管委的职责是: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本组重大事务,贯彻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定期举行组管委工作会议,听取各小组工作汇报,推动全组工作发展;组织抢险救灾,处理各种事务,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向村镇及时反映本组重大问题;搞好组务公开,定期公布组民关心的各项组务情况;制定本组社会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并组织组民完成规划目标。


    对公共事业发展小组要求负责组建产业协会,巩固和壮大集体产业;综治维稳小组则要负责法律法规的宣传、调处本组的各种矛盾纠纷,负责组织治安联防队维护公共秩序、保卫集体财产和组民的合法财产、人身安全的职责行事;而计生与妇女工作小组、科技文化活动小组、旅游发展小组、农业生产发展小组、环境卫生小组、远程教育小组分别负责本组的计生和妇女工作,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组织村民学科学、用科技、倡导移风易俗和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活动,对旅游歌舞进行提炼,提高表演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推广,组织村民搞好卫生、保持村容整治、绿化和美化环境,抓好远程教育的“学用”转化活动等职责,使全寨秩序良好,寨容寨貌整洁卫生,无赌博现象和治安案件发生。


     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要进一步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来强化农民的集体意识,调动农民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凯里市石龙寨的“组管委”模式,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自我管理,大事先交组民议。石龙寨“组管委”成立以来,坚持重大事务先交组民议,然后再提交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和民主决策的原则。如农技专家建议在石龙寨栽种50亩优质核桃,“组管委”召集组民开会协商,但群众因原有过栽种果树不挂果的教训,担心栽种的核桃不见效益,于是许多都持反对意见。对此,他们没有粗暴决定,而是请专家耐心解释他们所担心的问题,再交组民讨论。讨论后,有顾虑的组民少了,组管委成员商议后一致认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还是让他们自己作主,心服口服才好。于是,又召开第三次组民大会。通过再次讨论后,大家的积极性高涨,踊跃报名。


    自我监督,凡事从我做起。“组管委”的成员代表着全体组民的利益,大家坚持“监督从我做起,吃亏从我做起”的原则,得到组民的一致认可和拥护。石龙寨要修一条进寨公路,资金有限,仅征地就需要很大一笔费用,支付征地款后修路及改造就难以实施。这时,组管委成员罗有义带头站了出来,自己被占的土地,不要一分钱补偿。老支书罗道忠的田被占,同样不要一分钱补偿。农业生产发展小组组长罗瑞富和环境卫生小组组长罗应明的好土被占,也不要一分钱补偿。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都乐于奉献,一个叫罗道洪的孤寡老人,两块田被占,同样毫无怨言。


    自我教育,人人树新风。石龙寨“组管委”每星期要召开一次组民大会,除安排布置工作外,还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等,在成立“组管委”之前,效果一直不好。成立后,群众参加会议的积极性很高,原定每户1人参加,多数人家都“超标”。通过开会布置后,组里重大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如村寨公共卫生,每天都安排村民轮流打扫,整个村寨干干净净。在组管委的发动下,石龙寨成立了组级教育基金,组管委成员和各个小组组长带头集资,每户每年集资20元以上,用于解决面临辍学学子的经济困难。


    自我发展,“组管委”模式显成效。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凯里市石龙寨通过自我管理,不断得到自我发展。石龙寨“组管委”从启动到现在取得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组管委”的发动组织下,村民义务投工投劳5000人次,节约资金20余万,完成了进寨水泥公路、建成了独具西家民族风格的寨门,庭院硬化绿化美化、旅游观光道路、荷花池、芦笙堂及消防通道等工程均已完成。60户都用上了沼气,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全部完成改厕、改圈、改灶。新安装了移动电话15部,有手机30部,所有的农户都可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通过开展的“一户一技能”工作,6名带头致富党员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使全寨60户都掌握一门致富技术。石龙寨50多户掌握了辣椒栽培技术、15户掌握了生姜栽培技术。今年,完成了61亩核桃、10余亩葡萄、5亩黑树莓、88亩烤烟、30亩生姜、150亩辣椒和50亩常年蔬菜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林下养鸡基地,现有存栏鸡2万只。2007年全组农民人均收入达2759元,比2006年增长了26%。家乡的变化吸引了许多外出大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去年有4对在外打工的年轻夫妇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


    凯里市石龙寨的“组管委”模式,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向组延伸,实践证明,它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促进了农村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了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威信。


    石龙寨“组管委”的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村民小组这一最基层组织管理缺失或不到位的问题,推进了组织制度创新,发挥了组一级党组织的作用,激发了村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人翁的热情。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今年   凯里市发放低保救助金1026万元
下一篇:凌晨:一男子死于凯里某洗浴城内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