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 提速旅游建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8-09-11 00:00:00  来源:贵阳日报 点击:  


    在旅游发展的“大盘”上,黔东南州赋予了贵州旅游无与伦比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黄金宝地。近年来,这里依托独有的民族旅游资源,大力提速旅游业建设。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黔东南州旅游业便已起步。一些民族村寨及当地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从那时起便开始引起海内外游客的兴趣。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旅游业已成为黔东南经济发展的亮点。为挖掘内在潜力,提升旅游水平,近年来,黔东南州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加以定位,并针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了全面规划与调整,形成了“四圈一区”区域经济,即以凯里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以雷公山苗族文化为中心的原生态旅游经济圈,以侗族文化为中心的原生态旅游经济圈和黔东工业经济区。在这“四圈一区”的发展战略里,旅游产业发展占了大头。

    根据多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经验,黔东南州从全州上千个民族村寨中,精挑了33个村寨作为打造民族文化的精品示范点,并计划通过精品村寨的带头作用,逐步辐射区域,形成巴拉河旅游区、仰阿莎文化中心、黎平旅游等区域旅游圈。

    如今,凯里的南花、雷山郎德苗寨,丛江的岜沙苗寨、小黄和银坛侗寨,黎平肇兴、地扪侗寨,榕江车江、丹寨的石桥等已蜚声海内外,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村寨。据统计,2007年,全州33个精品民族村寨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5.2亿元,今年春节,仅黎平的侗寨就接待游客逾万人。

    旅游产业的打造扩大了黔东南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近年来,在省内许多大型外团接待活动和考察活动中,到黔东南州旅游,体验民族文化成为重头戏。大批的境外考察团如韩国旅行商媒体考察团、欧美旅行商推介团、日本参观团等也都吧推介目标锁定在黔东南州。每年的黄金周,黔东南州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一直居全省九个地州市的前三名。

    点带面、村寨带区域的“精品带动”之路使黔东南州迎来了旅游的丰收年。去年,黔东南州全年旅游人数达到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7亿元,增幅达27%。旅游接待人数占全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各大酒店倡议 让客人满意在黔东南
下一篇:02年至07年  全州发生火灾434起死亡86人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