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午,王永贵在凯里某公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交谈中,这位年轻英俊却饱经风霜的小伙子脸上却也显出几分无奈,但其对生活的见解,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心和爱护,对幸福的追求,则又显得成熟有加。
“自5月19日《贵州都市报》刊登我想应征的消息后,很多朋友对我的此举表示不解,感到震惊,认为这是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只是我的一时冲动而已。”
“我一旦认定的事是不会改变的,做任何事须自始至终,就像我救哥哥的决心一样,吴女士和我的差距只是在年龄上。‘一条小溪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断的流动,一旦静止不动就会变成一滩死水。’吴女士中年失子之痛,老年逝夫之凄,现孤单一人,在条件允许下想出征婚是很正常的,况且吴女士需要更多的亲情、友情,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
谈到这,记者无意间看到了王永贵强忍住了即将涌出眼角的泪水。
泣血手足情
“自从我哥患尿毒症自转入宁波鄞州人民医院治疗后,面对5万元的手术费,家中竭尽全力,其单位无力资助,家中无力借贷,手术无望,一直靠六旬父亲和兄弟姐妹赴宁波打工艰难维持每星期两次的透析费,因资金跟不上,哥哥的病情每况愈下,老母亲独自一个操劳着一个空荡荡的家,父亲一直在工地上卖苦力,年中寒冷仍坚持工作,双手冻得严重弯曲。双老年老力衰,严重劳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都说养儿为防老,我希望能让父母度过平安的晚年,可父母又如何能抛下艰辛培育成材的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必须从中作出选择。”
记者采访中获知,王永贵从小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因家庭困难,他17岁便踏入了社会,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兄弟姐妹。
他打过工,当过管理,开过汽车修理点,干过推销,有自己稳定的工作,直到哥患病后,一切才随之转变。
采访实录
记者(下称记):如果你应征不上,你是否考虑到你本人连照片已被媒体曝光,以后会对你的名誉前程有影响。
王永贵(下称王): “我是真诚的。”王永贵言语间透露着自信。
如果通过征婚能挽救我哥哥,她就是我们全家比亲人还亲的救命恩人,我会用真情去对我的恩人。
如果应征不上,不管对于吴女士,还是我哥,我都是真心付出,无怨无悔。
记:谈金钱与爱情的看法
王:我征婚的目的确是有点“金钱”利益,因为我急需这笔钱,但我的条件只是能救回我哥哥,对我事业有所帮助就行,因为我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会一直努力,我的决心不会改变,就算应征不上,希望吴女士能记住我这份老少情谊,祝愿她晚年幸福,平安,也望世界多一点爱!
后记
记者采访结束,为王永贵的精神所感动.是的,在贵州贫困山区,5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王永贵演绎的一次次‘亲情可贵’,是对生活追求的呐喊。
相关连接:
为救重病哥哥 胸挂“告示”街头求助
金黔在线讯 “谁愿出资救我哥,我就帮他打一辈子的工。”9月24日,打工仔王永贵胸挂“告示”出现在凯里街头。据悉,王永贵患尿毒症的哥哥目前生命垂危,急需转院救治。
2003年12月25日,凯里市鱼洞小学教师王永胜因患“尿毒症”倒在了讲台上(本报曾作报道)。为给他治病,全家人如今债台高筑。
“父母亲年老体衰,弟弟还小,哥哥生还的希望全部落到了我的身上。”王永贵说。
王永贵今年25岁。小时候因为家贫,父母无力供他兄弟姐妹念书,王永贵主动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弟弟,自己则过早地踏入了社会,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打过工、还做过修车店老板。哥哥身患重病的消息传出后,他把店子转了出去,泪别了女友……为了找到收费低的换肾医院,今年3月,王永贵从凯里出发,直达杭州,后又赶到上海、广州,最后到达北京,行程5000多公里。(作者:罗茜 来源:贵州都市报)
宁波市民向凯里尿毒症老师伸援手 捐钱捐物帮他换肾
金黔在线讯 9月26日,凯里的尿毒症患者王永胜老师在弟弟王永贵的搀扶下,离开凯里赶往宁波就医(本报曾报道)。半个多月来,许许多多热心的宁波市民向王永胜伸出了援助之手。
据介绍,9月29日,当王永胜兄弟走出宁波车站时,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医生、护士七手八脚将王永胜老师抬上了救护车。进医院后,医生对王永胜的身体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考虑到王永胜目前的经济情况,医院给予他该院史无前例的优惠:只交3万元即可进行换肾手术,其余资金待启动王永胜的大额医保后再补收。
为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安顿好哥哥后,王永贵便怀揣着本报向宁波当地媒体求助。在当地影响较大的《现代金报》被王永贵的精神所感动,决定帮他一把。首先,他们自发掏钱,“高价”抢购王永贵从家乡带去的几十双鞋垫。此外,该报记者对王永贵为哥哥四处求医的经历作了详细了解,相关的文章很快见报,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很快,在宁波掀起了“为贵州打工仔王永贵捐款”的热潮,当地市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人、外来打工仔以及学生纷纷解囊,为王永贵兄弟捐款捐物。截至记者发稿时,王永胜共收到捐款近4000元,目前,捐款活动还在进行。此外,来自香港的俊友服饰获知王永贵的事迹后捐出50件高档服装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捐助王永贵兄弟俩。
由于资金不足,王永胜老师的换肾手术尚不能进行。但在医生及其兄弟姐妹的呵护之下,王永胜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目前,我正与宁波的一些单位联系,设法筹足3万元手术费,从一些单位的热情来看,还是有希望的。”王永贵说。(作者:罗茜 章萍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凯里一男子 走了一万公里救哥哥
一边找医院,一边乞讨;凯里一男子走了一万公里救哥哥
“哥哥呀,时间在缩短,我仍然坚持在路上行走,我坚持的每一分钟将是你生命延续的希望……哥哥呀,我在尽力。”这是王永贵在寻医路上写下的一段日记。
为了救患尿毒症的哥哥,25岁的他已经走遍了几十座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昨天,笔者在凯里见到了他。
连60岁父亲也出去打工了
“我这么做,包括患病卧床的哥哥在内,所有的亲人都反对。”王永贵说,今年初他从外地打工回家之后,听说当老师的哥哥王永胜患上了尿毒症,由于家境贫寒无以接济,六旬老父和兄弟姐妹不得不外出打工筹钱。
为此,王永贵将在浙江打工期间买下的一处汽车补胎店低价变卖了,“尽管杯水车薪,但还可应付哥哥一时的医疗费用。”听人说,要治好哥哥的病必须换肾,且费用至少花20万元,于是他四处打听,并自愿为哥哥捐肾,想为哥哥找一家条件好医疗费便宜的医院做手术。
我是社会的蛀虫吗……
在打听未果的情况下,今年3月的一天,王永贵背上简单行囊,执拗地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
沿公路、沿铁路,睡山林、栖牛棚,翻山越岭、趟水渡河……他从凯里出发后先后辗转数十城市,行程共计1万多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路程是用双脚走出来的。
行程过半时,王永贵已身无分文。“我早想好了,不行就去乞讨。”3月底,历尽艰辛的他到达杭州后,摸着空空的行囊,心里空荡荡的。去了几家医院,皆因价格过高而没有谈成。杭州的希望破灭了,王永贵变卖了值钱的东西,来到绍兴。最终他放下了男子汉的尊严,开始在街头乞讨。
“最多的一天讨得270元。”王永贵说,一天,一妇女拉着一小女孩从他身旁路过。“妈妈,这是谁?”小女孩看着王永贵感觉很新奇。“这是社会的蛀虫。”该妇女说。听着这话,王永贵感觉全身冰凉透顶。“难道我做错了?”他落下了苦涩的泪。
由于乞讨所得不稳定,王永贵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甚至一天都吃不到东西。晚上,他只能在公园里睡觉。不久,人瘦了一圈,脸也泛黄了。
社会各界纷纷相助
得知王永贵为哥哥万里寻医的事情后,不少人纷纷解囊相助,为他提供医疗信息。在宁波,有好心人还为他推荐了几家医院。其中一家就是王永贵后来认准的鄞州人民医院。一些远在浙江的贵州籍打工人员也进行了捐助。王永贵把他们记入了自己的“求医日记”。
在宁波,鄞州人民医院决定给予他更多的优惠,除去王永胜的医保部分,只要筹集5万元左右即可换肾,且可免费提供肾源。
获知这一消息,王永贵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欣喜若狂,在姐姐的帮助下,于6月底回到了凯里。
“我又要启程了。”采访结束,王永贵说,哥哥的5万元还没有眉目。“为了哥哥,我放弃了许多,失去了许多,包括自己的生计和心爱的女友,但我无悔无怨。”
据悉,到昨天,凯里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已向王永胜捐款超过2万元。目前,王永胜正在凯里某医院接受治疗。 (作者:吴如雄 来源:金阳时讯)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