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下尧壮族大歌获省级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研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3-01-10 11:00:1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2012年12月21日,加榜乡人民政府传来喜讯,加榜乡下尧村壮族大歌生态文化研究课题的成功申报。

  《贵州从江南部壮族大歌生态文化研究—以加榜乡下尧村为例》课题,于2012年12月5日被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调研报告将于2013年10月完成。该课题是2012年9月,由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朱亚禄副教授、从江县民宗局局长熬家辉、从江县民宗局民族文化专家韦德怀及加榜乡党委委员黄海生、乡纪委书记欧光亮组成调研组,深入加榜乡下尧村调研,精心收集资料,共同完成的课题。

  据了解,壮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已有600年的历史。以加榜乡下尧村的壮歌为例,壮歌壮语中称为“毕”,有多声部大歌和单声部民歌两类,大歌又分赞美歌、长恨歌、怀祖歌、祝寿歌四种多声部歌曲,其和声与自然融为一体,美妙动听,是继侗族大歌之后发现的有一民族复调音乐。单生部民歌分为酒桌情恋歌、递腮歌、迎送礼仪歌、午夜琵琶情歌、梁山伯、祝英台念诵歌和十一律歌六种,有歌词押韵,音律规范,曲调动听的特点。壮歌格律很讲究,有五律、七律、和十一律三种,通常八句,前四句为母歌,后四句为子歌。母歌唱完接着唱子歌,每两句子歌又搭配两句母歌。

  加榜乡下尧村壮族大歌生态文化研究课题的成功申报,一方面从学术上去探讨和界定壮族大歌的概念,填补省内外该课题学术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丰富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壮族大歌灭绝的严峻趋势,得已解决,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壮族大歌进行研究。又是近年来加榜乡继加榜梯田开发之后的另一个闪光点,为加榜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欧光亮)


【收藏】 责任编辑: 龚秀相
每日新闻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