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漫话隆里古城600年未开的城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7-12 10:27:04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4-3北门便门


 

  穿过隆里古城三街六巷漫步在丁字街仰望东门鼓楼、城内龙标书院、陶家大院、古宗祠……让我犹如穿越了时空,走进了600年前的明代,仰望古城北门,我仿佛此时也成为了受敌人追逐,突破心理极限穿越北门城楼低下的大暗道寻求生机的重伤士兵……到过隆里古城的中外学者专家和游客都知道,隆里古城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但北门闭而不开,成为了专家学者和游客关注的景点。正因为有了这道门的存在,使隆里古城600余年的明代军事城堡才完好如初的保存到今天。

  这看来没有平遥古城城门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胜”的文明世界,没有大理城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秀美那么古朴和幽静。但四道城门的设计用途各具特色,各有自身的军事战略意义,不起眼的四道城门,记述了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剿平,留兵镇守,实行军屯隆里古城军人后裔们为保护古城的悲欢离合、血战沙场可歌可泣的故事。隆里古城门的“勒马回头”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的功能。两道门楼形成一个梯次的纵深,而两道门楼不能直入,需要转拐,则可有效地限制攻城者在正面的开展,迟滞敌方行动,集中防御主要方向和兵力。而一旦敌军入城门,往往就成为扰敌人马的迷津,成为《水浒》中那祝家庄的“盘陀路”。历史上隆里发生的征战,城池糟劫时,就出现了许多次敌军人马在城内不知路踪“勒马回头”而被消灭的情况。

  隆里古城中的四门,只开三门,东叫清阳门,南叫正阳门,西叫迎恩门,北为安定门,但安定门闭而不开,只在东北角六一便门供紧急时出入,故称“闭门”。六百多年前,洪武18年(1385年),明代驻守官兵规建古城时,是按古代军事城堡的格局设计,那时祖先们除了从长远的军事上考虑外,特注重阴阳风水和居民的传统心理,古城中四门的朝向,都是“勒马回头”,趋向东南,取东来紫气,锐气南临之意,不然就强调不出北方的好气来,据隆里古城代代相传北门不开有两种原因。

  一是明代官兵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隆里古城北门下面挖了一条通往城外的暗道,古城内遇到战乱时,北门主要是利于老弱妇孺集中避难的地方,如咸丰六年的重大战乱中,北门城楼低下的大暗道(备战道)里面就有380多人躲在里面幸存了下来。二是不让城内有价值的东西和财运流走,而古代风水理论认为:北方属“鬼门”,煞气重,为忌讳这些煞气流入城内,所以忌开北门,是为了“藏风聚气”和防城内“泄气”、“漏气”,祈求平安财旺,人丁发达。

  这些就是600余年明代隆里古城北门的军事用途和祈求城内兴旺发达的佳作,如今虽然隆里古城北门随着历史车轮前进和受多起战乱、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北门城楼低下的大暗道(备战道)已被冲毁,但北门的原始闭而不开依然存在,从隆里古城内的众多寨老口中了解和隆里古城各姓氏家谱的记载,都记有隆里古城北门城楼低下的大暗道(备战道)在多次战乱中输送古城内老弱妇孺、重伤将士的历史故事。战争已远去不复返,历史车轮在滚滚前进,今天的隆里古城成为了中外专家学者研究中国明代卫所制历史文化的佳地,集中北门众多战乱血雨腥风老弱妇孺、重伤将士安全求生的故事让更多的游客流连忘返,更能吸引外人的眼球。(石福涛)
 

【收藏】 责任编辑: 刘承宇
今日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