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贞昌在赢得民进党主席选举后,面对党内少壮派要求反思大陆政策的呼声,表示将恢复设立涉大陆事务部门,两岸议题“态度该放的放,方法要灵活”。他说,面对不断变化中的大陆,“要不断变动地去了解他们。”
不过他同时也狡猾地留了余地,他表示现在党主席面对两岸政策只是“表达态度”,而不是“自己宣布要怎么做”。
“急独”退烧的一个征兆
在岛内也有其他评论。“中央日报网路报”28日发表文章说,完全无法对李登辉此言予以正面看待。
文章认为,仅仅从近一两个月的表态来看,李登辉就没有放弃“台独”性质的“两国论”,故其所谓“没用论”,恐不能解读为他已认知“台独”不可行,反而更要注意他是否变本加厉,认为不能光靠喊的,而要靠去做。若是这样,台湾的政治与社会必将增添不安定的因素。
这并非杞人忧天。李登辉办公室主任王燕军的解读就很直接:“他从来没有在台湾喊‘台独万岁’或者什么东西,他没有喊过这些,所以告诉大家不要光喊‘台独’而不去做。”
具体如何做?年纪一大把、资历足够深的李登辉没有接着说出个所以然来。
综上所述,李登辉之言与其说是“台独”“退烧”,不如说是“急独”“退烧”的一个征兆。而“退烧”的背后主因,则是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大交流大发展,让“急独”主将们发现,迷梦是万万难以一步成真的。
“中央日报网路报”文章说,其实“台独”不管是喊还是做,都不符合台当局的法律和行政体制。马英九和国民党明确排除“台独”选项。
的确,在民生为大、和平为大的前提下,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既能压缩“台独”空间,又能改善岛内民生经济,两岸又能保持和平局面,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