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传声声不息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10-23 09:28:3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跳完团结舞之后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被热情的村民抛向半空观看演出作家加入到演出队伍当中合唱:歌声阵阵迎贵客 10月22日,在结束对中国最后一个手枪部落—岜沙的探访之后,“挖掘西部文...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跳完团结舞之后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被热情的村民抛向半空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观看演出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作家加入到演出队伍当中

代代相传 声声不息 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之小黄

合唱:歌声阵阵迎贵客

    10月22日,在结束对中国最后一个手枪部落—岜沙的探访之后,“挖掘西部文化遗产,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从江县小黄村,一个被誉为“侗族大歌的故乡”的地方,从而也结束了本次采风活动。

    从从江县城驱车20公里,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面的小黄村。进入村口,村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到达鼓楼广场,男女老少们身着节日盛装,吸引了作家们的目光,村民们为嘉宾奉上了精彩的演出,天籁之音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生在侗乡,长在侗乡,随时随地能“投入战斗”,多年来,这里人才辈出,不仅把侗族大歌发扬光大,而且还把他们带出了山门,走向全世界。在小黄,无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小孩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女童5岁开始穿裙子,也就开始与伙伴一起自由组成歌队了,请公认的唱得好的歌师来教。歌师的教学是无偿奉献,而乡亲们却视为极为神圣的职责。这也是为什么侗族大歌“代代相传、声声不息”的主要原因。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有歌,人人张嘴就来,小孩的和声银铃一般,有如天籁。

    歌舞之州黔东南,天籁之音醉人心。作家们在聆听了这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其和声完美协调、旋律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之后,也唱出了内心的心声。

    谭谈:   侗歌唱遍天下

    常江:   好山好水 好人好歌

    冯艺:   侗歌英名扬   

    田瑛:   此音只应天上有

    肖克凡: 小黄者 皇皇大观也 

    龙一:   歌声与富足一起飞扬

    廖增湖: 天籁妙音 以此为威         

(凌忠云)

 

【收藏】 责任编辑: 林仕海

更多相关新闻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