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 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显示,清明节期间(4月3日-5日)北京楼市供需量均大幅下挫。而成交结构的变化,使得成交均价环比同比均呈上涨趋势。
数据显示,清明节期间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320套,成交现房商品住宅35套,累计成交355套,环比上月同期减少21.81%,同比去年清明期间减少68.78%。
清明节期间北京仅有1个项目开盘,为老项目后期中国铁建青秀城,提供房源160套,环比上月同期减少87.04%,同比去年清明期间减少84.54%。
价格方面,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清明节期间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高达27842元/平方米,环比、同比均呈上涨态势。
-市场分析
调控利空促交易量下降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近期楼市利空信号不断,3月底北京公布的年度调控目标中提到了房价要实现“稳中有降”,在其他城市调控目标“涨声一片”的大背景下,北京独树一帜,这无疑加重了购房者对房价下行的预期,再次转入观望。另外,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休假和出游,更多的将关注点转移到了祭祖扫墓等活动上,离京外出的综合概率要高于其他小长假,这是成交量下滑的假期因素。
成交结构变化促价格上涨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总监张大伟分析,成交结构的变化造成均价上涨。清明节期间,成交套数在10套以上的住宅项目仅有3个,分别是中海紫御公馆、远洋·万和城和首邑溪谷,其成交均价均在2.6万元/平米以上,尤其是中海紫御公馆和远洋·万和城位于城区稀缺地段,前者成交均价将近4万元/平米,后者则将近5万元/平米,3个项目累计成交量占到了同期商品住宅实际成交量的近三成,大大拉升了清明期间成交价格区间的上移。(记者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