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张维军)古思州为贵州政治、文化的先发地,史学界有“先有思州、后有播州、再有贵州”之说。思州始名于唐武元年,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思州府,民国十九年(1930)更名为岑巩县至今。古思州为楚、黔、滇交通要衢,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思州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状态,有“古思州文化群落”之美誉。
由于古思州属“蛮夷”之地,正史极少记载其历史文化源流,留给后世的是诸多的难解之谜,令人叹喟,叫人悬想,充满着无穷的诱惑魅力!
思洲傩文化就是其中显例。
思州傩文化勾起世界惊奇的目光
2010年7月13日,来自韩国博物馆、韩国电视台和中国国家民委、中央电视台的学者、媒体记者,在省民族文化宫主任高聪、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田军的陪同下,到岑巩县考察思州傩文化。考察团一行深入平庄乡平庄村观看、摄制民间傩艺人的傩技傩戏表演。
岑巩傩艺人表演的口衔红铁、喊竹、捞油锅等惊人的特技,让考察组人员目瞪口呆、大惑不解、连声称奇。他们当场表示将把神奇的思州傩文化向世界范围内宣传推介。
2009年5月24日,上海电视台摄制组千里迢迢奔赴岑巩县平庄乡平庄村凯空组观看并摄制民间傩戏艺人在一竹林间上演的傩技绝活,惊人的特技表演令上海客人瞠目结舌。
该节目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
该台资深记者毛晨雨声称,他几乎看过全国各地的傩戏表演,唯独思州傩戏最让他感到震撼。他认为思州傩戏传承最为完整,表演最为神秘惊人。
后经毛晨羽介绍,岑巩县平庄乡傩戏掌坛师肖光华带着他的弟子先后到北京、南京、上海、江苏等地演出,并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
同年6月10日,南京电视台资深记者许幸福直接致电岑巩县委宣传部,称:看到上海电视台播放的思州傩戏、傩技表演专题片时“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这两年,思州傩文化再次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引起世人再次广泛关注。
其实,早自1990年以来,中国国家文化部、台湾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丽泽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的有关专家、学者,也纷纷到过岑巩,实地考察了思州傩戏、傩技,均给予高度评价。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大木康看后留下题词:“思州傩是世界上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美国新墨西哥州旅游撰稿人丹尼斯·罗丝玛丽看后留下题词:“在岑巩水尾我们欣赏到了精彩的思州傩技表演,我们希望更多的旅游者来领略这样的乐趣。”
更有专家、学者称:思州傩技是“世界文化之宝”、“东方的神秘”、“现代戏剧的活化石”等等。
此后,岑巩民间一些傩技艺人曾先后被邀请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表演。
1995年4月,原岑巩县旅游局局长晏晓明受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率领思州摊技民间艺术团,代表贵州出席“95北京第二届竹文化节”,经他精心组织编排的上刀山、过火海、喊竹等十二个傩技节目,在为期一个月的演出中,共演出130多场,接待中外观众20多万人次,受到大会组委会和文化部的赞扬,思州傩技也从此饮誉中外。
同年8月,香港《大江南北》大型电视系列摄制组专程到岑巩摄制思州傩技表演艺术,并对30多个国家播放,奇绝诡异的思州傩戏、傩技,一时名声大噪,震惊世界。
1998年8月,奥地利访华团前来黔东南州访问,提出要参观思州傩文化文史展,原岑巩县旅游局局长晏晓明经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安排参加接待工作,于州博物馆内专题布置思州傩文化部分实物资料展,并向奥地利议会议长阿尔费雷德盖斯特尔及随行官员详细介绍了思州傩技傩戏的基本概况。
思州傩文化是震撼灵魂的原生态艺术
思州傩文化原始古朴,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古思州有“傩窝”的美誉。
思州傩技、傩戏的产生,相传是过去交通不便,地处大山深处,信息闭塞,社会经济落后,缺医少药,人们得了重病只能等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求神拜佛挽救生命。
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冲锣、还愿、刹铧、下油锅、翻铁门坎、上刀梯渡过关刹等封建迷信形式,配以各种阴间脸谱、面具以驱走妖魔鬼怪,还病人健康。
傩戏经过数百年的沿袭,锤炼,已发展形成黔东南州旅游产业中独特的傩文化。傩戏、傩技采取边歌、边祭、边舞、边献绝技的表演形式,使演出场面环环相扣,险象迭生,令人惊心动魄。
据《思州历代名师录》载:自古来就有傩戏、傩祭、傩技。
东晋元帝年间(317-323),思州人周法兵到河南学习,把宫庭傩(又叫朝皇傩)中的《喜傩神》引进思州,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如按《师门会兵科》唱词称的永寿元年(155)的话,那就已经近1900年了。
由于民族、风俗、信仰、习惯等差异,在当地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流派。至今,思州傩戏仍保持着不同剧目脚本,傩戏人物面具上百种,被誉为“现代戏剧的活化石”。
思州的傩戏,按照服务对象和活动场所分为宫庭傩、民间傩、军傩、寺院傩四种。
岑巩县境内有宫庭傩及民间傩,没有军傩。是不是有寺院傩尚未分清。宫庭傩主要是《喜傩神》戏,还有《磨子坛》、《魈愿》等。民间傩较多,遍及该县各地乡村。
按照民族、姓氏来划分,有11个民族、110个傩戏脚。其中,仡佬族7种,土家族7种,苗族11种,侗族13种,汉族5种。
经调查统计,今岑巩县境内有傩戏班102个,每个傩戏班3至5人。其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以家庭成员组班,一种是以家族、寨友组班,便于法事保密和传承,也便于开展活动。其傩戏活动范围狭窄封闭,不游乡串寨,不随意公开表演,不计演出报酬,定时、定点、定向表演,每年重阳节至次年清明节前为活动时间,表演时固定在东道主家所设的傩堂中央,面向东道主家神龛上位。
思州傩戏傩堂的设置多种多样。有的设在东道主家堂屋里,有的设在东道主家院坝上,还有的设在寨门或十字路口上。但总的共同点是:在院内堂屋内设傩堂,必设宝台、对台、五猩兵马台、香炉师台和锣鼓师台。宝台上安置傩神爷爷、傩神娘娘雕像,供上刀头酒礼。在院外、路口也须安置宝台、台上安置傩神爷爷、傩神娘娘雕像。
扮演傩戏人物角色的脸谱面具种类繁多,造型别致。据调查,不同民族和傩愿脚都有自己固定的表演面具,有的傩愿脚只使用2个面具,有的使用4个,有的使用14个,最多的54个(其中有的面具互用代替),完全根据还愿内容、人物来定。在思州境内流传的120种不同造型的傩面具中,目前已发掘43种。
此外,还有两具专供祭祀用的傩神爷爷伏羲和傩神娘娘女娲的木雕头像。其面具主体浮雕,工艺精湛,色彩古朴,人物形象怪异,与真人脸面大小相等,采用乌桕、水杨柳树木雕制而成,轻便耐用无裂缝,戴到脸上表演时眼可见光、鼻可通气、嘴可传声,人物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思州傩戏所有愿脚中的祭、戏人物的表演服装都朴实而生活化。
正戏人物着青、白、兰大襟长短衫;法师着红色大襟衫,头戴官匝,其道具有法师用的净水、雷印、牌印、尺牌、竹卦、祖师棍、师刀、大蒲扇、杀猪刀。特技表演用的是钢犁、钢刀、耙齿、油锅、刀梯、草席、木炭、纸、竹、斗等。
表演时使用锣、鼓、钹打击乐器,乐队有锣师、鼓师、钹师各1人。音乐唱腔多数以人物命名,如“法师唱腔”、“报子唱腔”、“开山唱腔”、“仙锋唱腔”等。这些唱腔来源于民间山歌、酒歌和庙堂音乐。锣鼓伴奏音乐绝大多数采用民间传统曲牌“三棒锣”、“么二一”、“南佛锣鼓”、“鸡拍翅”、“龙王闹海”等30多种。
整个活动表演分两部分,一是法事表演,二是正戏表演。法事表演内容主要有唱、诵、舞、踏罡;特技表演有上刀山、过刀桥、下火海、捞油锅、开红山、悬梁吊斗、喊竹、手诀等等;正戏表演即歌、舞、戏交叉演出,戏中所有人物均由男子扮演。
这些男子平常都是在家种田地的普通庄稼汉,有游客需要观赏演出时,他们便是出色的艺人。别看他们貌不惊人,在表演时却都是身怀绝技的高人。
看!他们赤着双脚,在烧得火红的钢铧上踩跳,脚踩之处哧哧作响、浓烟滚滚、油水直冒、火光四射,场内散发出阵阵肉腥味;又如口衔红铁,赤脚上刀山、下火海,事后均毫发不损;又比如口喊大竹,竹即合即分,诡异奇绝,均令场中人丢魂走魄、目瞪口呆、大惑不解、难以置信。
思州傩文化重放异彩走向世界
无可否认,思州傩戏、傩技,是一笔宝贵的世界民间文化遗产。
2007年6月23日,在岑巩县召开由该县人民政府、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贵州岑巩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研讨会”。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小康、贵州民院党委书记高万能、贵州民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院长庹修明等,100余名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领导为“贵州工作站”(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授牌,贵州民族学院领导给岑巩县傩文化研究基地授牌。
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们还分成三个讨论组分别就《傩文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傩文化与旅游开发》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整个傩文化研讨会推向了高潮。
当天晚上,岑巩县还举办了专场融歌、舞、戏、逗乐为一体的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思州傩戏展演,标志着思州傩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次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思州傩戏评价很高,一致认为思州傩戏舞台环境、风土人情、充喜逗乐等在展演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娱神,同时也达到了娱人的效果。
一学者赞道:“这样的舞台给人们这样的境界,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精彩的艺术呢?”并一再强调:傩戏的发展变革,要在抢救保护傩戏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保存古老的,传承发展的。挖掘傩文化时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不要随意改动傩戏的原始面貌,要加强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使古典和现代相结合,为创造现在和将来的宝贵财富作努力。
这次会议是岑巩县首次举办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文化学术研讨活动,是对贵州傩文化最新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和集中展示,也是古思州文化走出岑巩,走出贵州、走向世界的一次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岑巩县城南移新兴以来,岑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展。
当前,黔东南州正在实施“旅游活州”战略,大力挖掘和开发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
岑巩县决心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六州”发展战略和“四圈一区”经济布局,抢抓州委、州政府把岑巩作为黔东循环经济区和新兴—羊坪—青溪发展成为20万人口的区域次中心城市和把岑巩县打造成黔东南州东线旅游胜地的大好机遇,加快傩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让思州傩文化这枝深藏于大山深处的绮丽之花,向世界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