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记者 李丽娟)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献歌中国广播70年-伊金霍洛《中国民歌榜》听众喜爱的歌手推选活动”于7月20日尘埃落定,专家评选出十大奖项的最终得主。该活动颁奖典礼和大型演唱会将于8月5日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举行,包括宋祖英、李双江、胡松华等将到场助阵。其中,我州侗族歌手蒲紫微榜上有名,在此次活动中荣誉“最佳民歌演绎女歌手”。
据了解,7月20日,《中国民歌榜》专家评审会在京正式召开,评委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甄选的音乐家组成。网络公众推选的各奖项得票量的前五名选手入围专家评审。评委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佳演唱男歌手”、“最佳演唱女歌手”、“最受欢迎男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手”、“最佳新人男歌手”、“最佳新人女歌手”、“最佳演唱组合”、“最佳民歌演绎男歌手”、“最佳民歌演绎女歌手”、“最佳原生态演唱歌手”。整个评选过程在北京方圆公证处的监督下进行。自公众网络推选启动以来,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在网络上掀起了民歌评选的一轮轮热潮。截至7月18日,网络总投票量超过300万。专家评审会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考察选手的表现,一是歌手对歌曲演唱技术的掌握,包括音准、节奏、声音控制、音乐意境的表达、对作品的再加工能力等;二是歌曲的内容是否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很强的时代感;三是歌曲的后期制作是否精良。
在评选中,我州侗族歌手蒲紫微演绎的作品《小时候》入围“最佳民歌演绎女歌手”行列。在此次听众喜爱的歌手推选活动中,蒲紫微的作品无论在收藏排名、外形排名、实力排名等方面,均排名前列。去年,蒲紫微推出的首张首乐专辑《清水江上月》,专辑收录有蒲紫微近几年演唱和创作的12首代表作品,由北京中唱时代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走出来的学院派歌手,蒲紫微一直这样认为,也许,这是她身上可以令人刮目相看的“亮点”。
蒲紫微,出生在清水江畔,成长于青泉般闪亮的音乐之乡。自小酷爱音乐的她,对民族唱法很有天赋,小学和初中时即已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文艺演出,其清新的形象和唱法开始引人注目,后被听众誉为“侗族小夜莺”。 2003年,蒲紫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学业期间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淑明教授门下,毕业后曾担任中华全国总会文工团独唱演员。侗族人开朗、顽强的性格给予她在事业上不断努力拼搏的力量,对音乐的无比热爱更使她对自己的演唱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多年来,蒲紫微把学习掌握的声乐技巧,结合民族的风格特色,发展和繁荣民族声乐事业,作为自己的追求和奋斗目标。2004年4月,蒲紫微光荣的获任中国音像协会主办的“中国唱片金碟奖”提名评委,为侗族歌手走向全国开创了崭新一幕。
近年来,蒲紫微广泛活跃在银屏和舞台上,并深得听众喜爱。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寄托着乡思、满载着深情在她倾注了爱恋的演唱中传遍四方,更久久萦绕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