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紫气东来”民居
民居内收藏的古董
民宅卧室内的全楠木暗八仙贴金花床
本港讯 (镇远“两节”办 记者 廖强)古民居是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建筑文化的瑰宝,一份厚重无比的历史遗产。随着时代变迁,那些隐藏在幽深巷道中的老宅,愈来愈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
为迎接第四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文化旅游艺术节(简称“两节”),镇远县拟建或恢复10座古民居,目前,“紫气东来”民宅修复项目已修复完成并且正式对游客免费开放,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参观休息和了解镇远古民居的好地方。
“紫气东来”民宅位于名城镇远兴隆街仁寿巷中段,始建于清代,原主人目前无从考证,上世纪中期该院落曾作为邮政局职工宿舍。
修复工程由县文物局具体实施,目前总投资约100万元。一是抢救性维修,投入6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门楼、正房和西厢房进行修复。二是征集民间文物和藏品,投资约30万元,主要是配套征集古老的日常生活用具,如木雕古床、太师椅、琴凳、盆架、神柜等。
游客走进民宅,能寻找到掩藏在浮华背后,神秘而陌生的镇远古迹旧事。它如此静谧、闲适,全楠木雕八仙贴金床、中式太师椅、精雕八仙桌和民间收藏品,“每一件都是珍贵文物,古民居建筑群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那种古朴的韵味与百米外巷道之外的繁华闹市有着天壤之别,宛若两个世界。在历经数百年的沉浮后,民宅用古老的身体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记录着镇远民居古建筑的特色风格,也见证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兴衰荣辱,甚至是每一个生活中的点滴都刻录在砖瓦的细小皱痕中,折射出镇远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