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记者 杨懿)6月24日,天柱县文物工作者在邦洞镇计生站建房处发现嘉庆年间“节孝坊”构件。
天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赶往现场调查了解,该石头为计生站建办公楼开挖地基时所挖出,弃于计生站办公楼门口的水沟中。经在场的老人回忆以及对石头的验证,这块重达五百多斤的石头确系原建于谌家湾的张氏节孝坊之构件——小额枋,长142厘米、宽46厘米、厚22厘米,从左向右依次雕刻“二十四孝”中的“黔娄尝粪”、“吴猛饲蚊”、“唐姬乳姑”、“黄香扇枕”、“季子戏鼓”、“王祥卧冰”六幅画。额枋由页岩和彩石两种石材组成,页岩凿框,彩石雕刻图案嵌入框内,长130厘米、宽28厘米。雕刻工艺精湛,人物形像栩栩如生。
据了解,张氏节孝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仁宗皇帝旌表节妇张氏拨银所修建。195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文革”期间破“四旧”,于1969年遭拆毁。所有构件七零八落,有的被当地村民拿来砌保坎;有的被当作屋基使用,深埋于地下;有的被当作石磨材料使用;有的放于家门口当垫脚石使用,此情此景,看了令人心寒。
该小额枋构件是张氏节孝坊被毁后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构件,目前,天柱县文物管理所已将该构件收来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