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旧址被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0-03-09 14:59:4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特约记者 何洪道)日前,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镇远“和平村”旧址被命名为第四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平村”旧址,位于镇远卫城和平街,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

 

    本港讯(特约记者 何洪道)日前,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镇远“和平村”旧址被命名为第四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平村”旧址,位于镇远卫城和平街,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正门临街,四面围合而成,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建有前院和后院,设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根据战略需要,1938年2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建立的第二俘虏收容所从武昌经湖南迁至镇远“和平村”,直至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长达六年之久。期间,先后关押过日军俘虏600多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共产党提出了“优待俘虏”政策,并很快建立了由150名日俘组成的“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工作队,他们主张中日友好,培训教化了大批日俘反战盟员。他们积极到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战结束后,许多盟员回到日本长期不懈地致力于中日友好宣传和实际工作,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日本侵华历史,为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和世代睦邻友好作出了特殊贡献。为祈盼和平,他们便把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改名为“和平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曾先后三次组团回访“和平村”,并在大门前跪拜,深情地将“和平村”称为他们的“再生之地”和“日本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大学”,促进了中日友谊。


    “和平村”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本战俘收容所,它不仅是一座高墙禁锢的关押日本战俘的旧式监狱,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教科书和日寇企图灭亡中华民族的如山铁证,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和场所,对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收藏】 责任编辑: 林仕海

更多相关新闻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