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一:食品安全的问题有多严重
●奸商已经没有了底线
朱张金代表:这些明知有害还加毒品添加剂的人是在谋财害命,都是王八蛋,以前那些短斤缺两的奸商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好人啊。
沈琪芳代表(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我作为消费者,那些使用有毒添加剂的奸商根本就没有底线,为了钱,已经没了良心。
●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以偏概全
宗庆后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可能没有老百姓想象的那么严重。比如香港限购奶粉,其实毫无必要。
现在澳洲和美洲的奶业生产过剩,比如澳洲有关方面,主动邀请我们去办奶厂,因为当地奶业产品过剩。同时,他们往往会炒作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新闻,吸引我们国内的消费者盲目去购买国外奶粉。
我建议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户的劳动获得好的回报,不要让他们搞歪门邪道来赚钱。
冯长根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食品安全领域确实问题不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往往以偏概全,出现一个个案就怀疑整个行业。这也是需要改变的。
如果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泛滥成灾,那么我们也许每天都要死一次,可我们现在还活着。
不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再怎么重视也是不为过的,因为关系到每一个人。
争论二:食品监管追责,官员该不该免职
●官员就地免职的做法要慎重
朱张金代表:公安部门抓个抢劫犯、小偷,是立功,但是工商或者卫生部门抓了些食品作假的,就难说了,很可能因为监管不力,相关部门领导还要负上领导责任,严重的甚至就地免职。
说实话,出了问题相关领导可能有一定责任,但是很多私人作坊的制假行为,你不可能要求这个领导什么都能发现。出了问题免职简单,如何更好监管才是难点。
有时候,还会出现相关部门官员免职后,事件善后无人管的怪现象。
我建议,追责时,二话不说就把相关官员免职的做法要慎重。不然,和食品安全相关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捂着算了。
比如毒胶囊事件,其实早在15年前,业内就已经这么干了,你说监管部门不知道,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