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对立”产品登台 银行处“中立”
不过,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已经出现将这一难题向投资者转移的趋势。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会在同一时间发行两款结构完全一样,但对挂钩标的市场走势判断完全相反的产品。招行某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银行只负责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投资者在购买时需自己对行情做出预判。
“结构性产品通常为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在购买时就应该意识到其风险水平。同时,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所涉及的金融工具广泛而复杂,受市场因素影响明显,波动性较大。我们只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大致的行情方向,最终的购买选择,还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判断。”该理财经理回答道。
中国银行某相关人员也表示,产品一旦推出,就与银行的具体操作无关,而是取决于产品的销售条件是否被市场走势所实现。
不过,银行的态度却引发了市场人士的质疑。有市场人士认为,银行发行这类“矛盾对立”的产品,同时为看多和看空标的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应选择,实质是将自己置于中立的角度,难免有甩手掌柜之嫌,难以体现其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
叶林峰则指出,即使银行没有同时推出两款行情判断完全相反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也需承担一定风险。当前,投资者习惯性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安全保障系数高,如果结构性产品出现负收益,银行的声誉难免会受影响。若同时推出看涨和看跌两类产品,银行至少显得无功无过。
“另一方面,同时发行看涨和看跌产品,对于银行来说,其需要对冲的头寸会有所减少,在产品风险管理上具备优点。”叶林峰补充道。(张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