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五届中国·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将于11月8日至12日举行,在首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期间,将展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银饰刺绣产品和30个民族自治州中有代表性的银饰饰品。同时,还将辅以全国银饰刺绣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民族服饰T台秀、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及土特产品展销、旅游餐饮美食展示等活动。
据了解,举办此次博览会,其目的是通过博览会形式,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做大做强我州银饰、刺绣生产加工企业,培育和打造银饰、刺绣品牌,推动民族特色商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州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延伸阅读:
银饰:
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符号,苗族银饰有着数百年历史。苗族人酷爱银饰,尤其是苗族少女,她们常常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以多为美,以重显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白银饰品发源地,如今也成为世界白银饰品的集散地。当地银饰市场除满足苗、侗等族民众的需求,还开发了如银制室内装饰品等多种产品,形成了苗族银质工艺品产业。这些产品冠以“苗银”品牌开始走出深山,迈向世界各地。
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州府凯里市,自发形成了一个国际银饰批发交易市场。黔东南旅游局统计表明,凯里银饰制品每年交易额超7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刺绣:
苗族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做工复杂、精细。刺绣所选的题材一般为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以及反映苗族历史等画面。苗族刺绣十分精美,有12类技法,技法中又分若干针法。苗族刺绣还十分讲究颜色缝制,如红色象征喜气,绿色象征大自然、山麓和树木等;而服装整体的颜色,则体现出苗族的大方与稳重。
苗族刺绣经过多年流传,随着社会发展,已濒临失传的边缘。在凯里市巴拉河旁的季刀苗寨中,一些妇女开始着力传承这门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