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8-27 09:29:26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核心提示

  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职能定位,明确“围绕中心、服务跨越,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搭建平台、合力推进,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以集聚才智、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科协工作格局,全面开创了贵州科协事业的新局面。

  创新发展 五年成就

  凝聚高端智力 服务后发赶超

  五年来,省科协前瞻布局、奋发有为,着力为我省后发赶超提供智力支撑。

  ——举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研讨会等高端论坛。2010年7月,省科协会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生态学会等14家全国学会,在凯里市举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研讨会。会议形成将黔东南州设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专家建议》,经十七位两院院士签名后通过中国科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国家支持我省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2011年6月,省科协举办贵州工业强省十大产业院士专家论坛磷化工专题活动和领导干部与院士专家恳谈会;2011年8月,举办贵州工业强省院士专家论坛暨引聘科技专家活动,聘请了全国188位知名院士和专家为我省工业强省十大产业科技思想库专家。与会院士专家与贵州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围绕贵州工业强省技术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讨,12位院士专家与贵州有关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组织院士专家为黔服务,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10年7月成立我省第一个政府主导型的“黔东南州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首批聘任16位两院院士和23位专家。多位院士专家与凯里学院和部分企业达成技术合作与技术支持协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引进苏州高科技企业到黔东南投资;建立了凯里苗药研发基地和黔东南生物质燃料研发基地。目前,经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科协授牌成立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已达32家。

  ——建立凝聚智力、吸引人才长效机制。省科协2010年建立了“贵州工业强省十大产业科技思想库”,目前入库专家已达244人,其中包括23名院士。贵州省科协与10家全国学会及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大力开展“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的要求,省科协研究制定了《院士专家贵州行活动方案》,为我省引聘院士专家建立了工作制度。为聚集海外科技与人才资源为黔服务,2012年7月,成功举办了“中国科协2012年海外智力为国服务研讨会暨联席会议”,建立了“海智计划”贵州工作基地,聘请18位海外知名专家为基地首批科技专家,15个海外科技团体与省科协签署合作协议。2012年6月,省科协在北京成立了“贵州工业强省科技思想库暨院士专家贵州行动北京工作站”,作为在北京引聘科技专家的“桥头堡”。2012年7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协与贵州省政府在贵阳签署了《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作协议》,形成了中国科协从三个大类13个方面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制度性文件。

  繁荣学术交流 促进科技创新

  五年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所属学会,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贵州与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和民间科技交流。举办了贵州省科技创新论坛、贵州高效有机农业论坛、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高峰论坛、贵州省博士论坛、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重点学术活动。五年来共开展论坛、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论文征集等各类学术活动1300次,参加人员近10万人,交流学术论文11500篇,出版学术期刊37种,刊发论文逾30000篇。2008年和2010年,省科协先后举办26期学术讲坛和学术沙龙。大力支持省级学会学术活动,举办了碾压混凝土大坝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参会海外专家1000余人次。为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举办了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五年来,在全省共组织38个科技专业团组,344人次赴欧、美、澳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科技交流;共接待海外及港澳台科技专业团组14个,科技人员来访103人次。

  加强科技扶贫 致力科普惠农

  五年来,省科协通过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组建科普(惠农)专家服务团,努力把科技资源引向农村,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有11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69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和3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得到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奖励,共获奖励资金4275万元。2008年省科协创建“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投入资金595万元,组织实施项目119个,培训“二传手”6000余名,通过“二传手”再培训周边群众30余万名。五年来,省科协还投入资金436万元,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38个。铜仁市科协组织开展“科技普及进村”惠农活动,组建惠农服务队12个,建立惠农服务站322个,近10万农村群众接受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

  积极建言献策 服务科学发展

  五年来,省科协积极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决策咨询工作将智力优势转化为科学决策。为助推平塘县农村产业发展,省科协组织专家编制了《平塘县大塘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实施三年多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围绕经济建设,发挥智力和专业优势,在科技咨询与承接政府职能上创造性开展工作。参与编制完成《贵州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书》、《国家中药发展十二五规划》、《贵州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等课题,共完成政府交办课题105个。市(州)科协及所属团体组织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为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如贵阳市科协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水源涵养林碳汇效益补偿研究》等科技软课题研究。六盘水市科协组织开展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专题研讨。黔东南州科协举办黔东南苗侗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提出了加快苗侗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书。黔南州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对黔南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进行审定,提高了全州烤烟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促进了烤烟生产的发展。

  全面实施《纲要》 提升公民素质

  五年来,省科协始终牢牢把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创新科普工作载体,拓展科普工作领域,大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省科协的努力推动下,省、市、县三级均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省直工委从2010年开始,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省直机关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纲要》工作的落实。五年来,各级财政普遍加大了科普经费投入,省财政拨付省科协的科普专项经费逐年大幅度增长,从2007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060万元,五年增长了4.3倍。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省科协牵头编制了《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全民科学素质主题活动蓬勃开展,科普基础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成效显著,联合协作机制初步建立,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我省《纲要》实施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的督查,得到充分肯定。第三次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4%,比2005年的0.61%和2007年的1.1%有了较大提高。

  二是精心打造科普工作品牌,主题科普活动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全省科协系统积极开展面向基层、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围绕多个科普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主题科普活动。组织科普专家报告团深入基层作科普报告及讲座8853场。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青少年达150万人次,近千人次获奖,并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178人次获奖;采取不同形式,深入市(州)县培训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员,努力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2009年至2012年共培训3000余人。为展示资源大省风貌和立足科普职能,2011年9月,省科协联合省国土厅、省地矿局、中科院地化所在贵州科技馆举办了“高原宝藏、工业之花—贵州矿产资源科普展”。展览历时两个月,观众达4万余名。贵州科技馆创办了每月一期的“科普大讲堂”,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遵义市科协2010年组织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改变由我”系列活动,举行低碳生活万人签名和节能环保产品义卖、编印低碳生活宣传资料、编制《遵义市低碳经济规划》等。黔东南州科协深入开展“科普四进(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举行活动20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五年来,全省科协系统共举办主题科普活动10226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914万份,参与公众1360万人次。

  三是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基层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先后有38个县(市、区)荣获“全国(省)科普示范县(市、区)”称号,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43.2%。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7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6个。我省现拥有省级科技馆1个,市级科技馆2个,其他各类科普场馆24个。科普惠农服务站132个。2006年8月建成的贵州科技馆作为我省目前唯一综合性科普场馆,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30余万人次。2012年7月,根据省政府要求,贵州科技馆主题展厅免费向社会开放,已成为我省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全省配备科普大篷车27辆。安顺市、黔西南州开辟《科协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在政府网站开设科普专栏节目等,推动科普宣传实现社会化、常态化。五年来,全省科普大篷车累计活动达3200余次,服务群众120万人次。

  四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新进展。以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为导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科学普及。2010年起,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各市(州)县共设置“免费阅读站点”401个,引导公众运用“贵州数字图书馆”进行学习,贵州数字图书馆访问量由2010年的600余万人次上升到2011年底的2000余万人次。

  健全表彰机制 激励科技人才

  五年来,省科协始终牢牢把握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这个基本要求,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省科协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开展了“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共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人才137人。省科协开展了三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共有181人次获奖;设立了“贵州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奖”、“贵州省科普工作先进奖”,表彰奖励机制进一步健全。五年来,我省共有2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省科协系统共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6093人次。

  为展示我省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业绩和精神风貌,省科协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及当代贵州杂志社编辑出版《贵州省青年科技人才风采录》画册专刊,对历年来荣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的青年学术和科技带头人进行广泛宣传。2010年以来,为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拍摄了马克俭院士、李桂莲研究员、徐采栋院士和侯国佐研究员的系列电视专题片,并在贵州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加强自身建设 夯实工作作风

  五年来,省科协始终牢牢把握加强自身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自加压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力开创我省科协工作新局面。

  一是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党组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围绕“科学发展从我做起”主题,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所属省级学会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指导和推动省级学会建立了32个党组织。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和“处长下基层”和“帮联驻”活动,先后派出近20批次干部分别赴贞丰县白层镇、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和余庆县8个乡镇开展系列帮扶活动。投资近100万元在白层镇白层村打造我省首家省级“科普示范村”,投资80万元在迤那镇建立科普综合活动站,投资数百万元在挂帮县余庆县实施20个帮扶项目,投资10万元在长顺县敦操乡等乡镇建立乡干部网络学习站点,科协工作在关注民生、服务基层方面出现了新气象。

  二是科协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中央书记处关于“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要建到哪里”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截至2011年底,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共127个,学会会员约9万人;独立建制县级科协达到86个,企业科协223个,高校科协3个;街道科普协会97个,乡镇科普协会92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4635个。为扎实开展引聘科技专家工作,2011年12月,省科协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2010年,建立了《省科协常委联系县科协工作制度》,省科协常委资助基层科协资金112万元,协调解决项目资金1283万元,指导专业技术培训132次。制定了《关于加强提升县级科协工作能力试点县工作的意见》,确定威宁、平塘、麻江、贞丰和余庆5个县为试点县,采取项目倾斜、经费资助、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式,提升其工作能力。

  三是科协干部的思想作风有新转变。为建设“学习型科协”,省科协先后与贵州的高等院校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较大规模的市(州)县科协主席、学会及企业科协秘书长和机关干部培训班,科协干部理论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省科协党组先后荣获省直机关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党组”、“学习型领导班子”荣誉称号;2012年7月,省科协领导班子被省委评为省直机关“十佳领导班子”。五年来,全省科协系统百余位党员干部职工分别被各级党组织评为学习型党员、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高度重视科协工作。图为2012年7月11日,赵克志与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在贵阳签署《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作协议》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前排中)、贵州省政府副省长谢庆生(前排右)、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谢晓尧(前排左)出席“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启动仪式



贵州省科协主席欧阳自远院士在农村科普基地考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与贵州百花药业集团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展研讨会”主会场
 

【收藏】 责任编辑: 杨懿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