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旅游活州”是黔东南州实施三大重点战略之一,列入“十二五”规划。近年来,一种借助旅游平台大力发展森林农家乐和生态旅游项目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林游模式正在各地悄然兴起,成为黔东南州打造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周末假日,呼朋唤友举家来到麻江下司,漂流戏水,悠悠然面水临窗,尽兴享受这忙碌人生难得的清闲。7、8月份还可以到宣威蓝莓基地享受亲自采摘与品尝蓝莓带来的乐趣;河水清澈、岸边绿树红花、四周群山环绕、山水倒映的巴拉河已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纵情释怀的好寓所;镇远县的铁溪旅游景区、高过河森林景观旅游及农家乐,让人流连忘返;施秉杉木河旅游景区,让您体验多情浪漫的“激爽漂流”;丹寨龙泉山万亩野生杜鹃林,让人赏心悦目……这些,已成为黔东南林游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范例。
根据森林农家乐或生态农家乐的不同特色,在我州,林游模式大致可分为风景游览型、生态休闲型、花果观赏型、农家院落型、农事体验型等种类,体验内容包括餐饮、住宿、漫步、娱乐、赏花、摘果、采茶等活动,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力可见一斑。
据州旅游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1138.96万人次,旅游收入72.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83%、150.68%。现在,全州已建成22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特色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5.1万人。
如今的黔东南,越来越多的林农将“掘金”的目标投向林地。林下经济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源”,而且使这些资源快速“生金吐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维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了物种多样性,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州林改办的杨怡同志如是评价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