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态移民安居乐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8-25 09:40:30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8月24日讯 记者从国家民委获悉,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第一批从深山区迁出的苗族移民,在政府的扶植下,办起了排倒莫蜡染专业合作社,专制各类蜡染工艺品。社员分布于周边6个村寨,带动了500名搬迁移民就业。目前,合作社年收入达60多万元,工艺师的月平均收入达2000多元。

  资料显示,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生态环境脆弱,不少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极为贫穷。为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提高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2001年国家把贵州省纳入易地扶贫试点,计划逐步把该省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及条件艰苦地区的贫困农民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截至2011年,该省共完成扶贫易地移民40多万人。按照国家的扶贫标准,目前贵州仍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33.4%。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仍是贵州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该省实现2020年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今年5月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在贵州全面展开。根据规划,今年该省将投资18.11亿元,建设生态移民安置点180个,计划搬迁群众10.13万人。

  为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四条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搬迁和安置难度小的地方开始实施,不搞盲目铺开、同步推进,鼓励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径、新方式,不搞统一模式、一刀切。”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将生态移民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科学、和谐、有序搬迁,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铜仁市梵净山地区依托休闲旅游产业安置移民,办起了多个农家乐;剑河县实施“以农为主、有土安置”的生产安置方式,确保移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丹寨县建设移民创业园安置移民,打造“居中有商,商中有居”的特色移民新区,让移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居就业;台江县依托民族文化旅游业安置移民,移民依靠传统的刺绣、银饰加工技艺,走上了致富路。

  贵州省出台多项移民扶持政策,提出要保证每户移民家庭有一套房子、一个门面(摊位)、一次培训、一个孩子免费就读职业学校、一个就业机会支持。对于搬迁移民,贵州省给予每户7000元的直接补贴和4900元的基础设施补贴。此外,移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搬迁进城的移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自主创业的移民可享受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

【收藏】 责任编辑: 张弘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