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别样流浪汉:旁听历史课爱逛书店(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12-12 16:13:59  来源:中新网  

  大部头的书,他买不起,也不可能进入复旦的图书馆。他便跑到学校周边的书店里,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每一回把废品卖到收购站时,他还要多问一句,“最近有什么好书吗?”

  我开始每隔几天就扛着摄像机去跟拍老崇。拍累了,两人就随意席地而坐,东南西北地胡扯。老崇常说,最理想的人生,是满足基本吃喝之后,“自由自在地看看书”。

  我看老崇的视角,越来越平。尽管他还是浑身酸臭味,不够合身的裤子成天吊着,而我一身衣裳光鲜亮丽。但我渐渐打心底里认为,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不一样。那些所谓的“不一样”,不过是源于我们不能选择、也永远无法改变的出身。

  有时,我甚至是仰视他的。

  一次,我与老崇并排坐在草坪上,摄像机随意架在不远处。聊到兴之所至,老崇突然大声吟起诗来:“人生本来一场空,何必忙西又忙东。千秋功业无非梦,一觉醒来大话中。”

  吟诗的时候,他潇洒,爽朗。直到今天,我依然对那一幕印象深刻。

  入夜以后,老崇就走进复旦南区的露天体育馆,跳进一个凹槽里睡上一觉。在那儿,他曾经养了一只出生不久的流浪猫,每天喂它吃喝。小猫后来长大了,不知所踪。

  拍完纪录片,又过了半年,老崇的手机再也打不通了。我曾经几次在学校附近打听他的下落,却始终不得音讯。我很想告诉老崇,尽管他或许仅仅是一个特例,但确实改变了我看待流浪汉的视角。

  毕业后,我转而攻读社会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并在一个服务弱势群体的民间机构实习。我不再是那个自以为是的小姑娘。对那些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我都尽量以平和的姿态去接近。我愿意相信,每一个底层人的身上,都可能有着与老崇相似的一些闪光点。

  我曾经亲眼看见,在一个废弃的停车场里,几个流浪汉分工合作,洗菜生火,轮流做晚餐。一碟青菜,几杯劣质白酒,几个人聊得天高地阔。而在一个破旧的简易棚屋前,一个老人趁着月色,拉起自己心爱的二胡,余音悠悠,环绕陋室。

  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我总会想起老崇,想起在那个阳光和煦的早上,老崇伏在课桌上,在一本破烂的本子上安静地写着自己的日记。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看去,他与复旦学生并无两样。

  那部纪录他的片子,我最终取名为《我的大学》。


【收藏】 责任编辑: 龚秀相
每日新闻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