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别样流浪汉:旁听历史课爱逛书店(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12-12 16:13:59  来源:中新网  

  流浪汉与我的大学

  一个人逛书店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朋友老崇。他比我年长5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在书架前,他常捧着书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仿佛整个书店就是他家的书房。

  如果不走近他身边,闻到那股垃圾桶般的味道,你很难发现,老崇其实是个流浪汉。

  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他一度还颇有名气。身高一米八几的老崇成天手提几个塑料袋,在校园里穿梭,见着瓶子或报纸就拾起来。不少师生都认得这个“捡破烂的”人,但没人对他有更深的了解。有人说,他脑子有点问题。更多的人猜,他本是大学生,只是“读书读疯了”。

  撞上老崇的时候,我还是个本科生。纪录片课的老师要求我们去拍个片子,我脑中马上出现了老崇的样子。对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我一直充满好奇。

  连续好几天,我扛着摄像机在校园里寻找老崇。但当我根据保安的提示找到他时,却紧张得吐不出一个字来。

  现在回头看来,那时的我不过是个自以为是的小姑娘。我出生在一个南方城市的工薪家庭,是从小被高度保护的“好学生”。我会掏出零花钱,给躲在后巷的流浪汉买个面包,也曾在大冷天,动员爸妈给无家可归的人送几条棉被。那是某种朴素的同情心,但对于这些藏在边缘的人,我从没打过交道,也谈不上什么了解。

  对我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老崇倒显得非常轻松。他完全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对他感兴趣,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拍摄要求。甚至,当我累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帮我拿摄像机。

  不瞒你说,我在心里挣扎了好一会儿,才将机器递了过去。老崇没有像我隐隐担心的那样,一拿到机器撒腿就跑。相反,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跟我聊起天来。

  我已经不记得,那一刻,自己的脸有没有刷地红起来,但那种尴尬的感觉至今清晰。我原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靠近老崇的,而对方,则用最简单的善意,硬生生地将我从“上面”拉了下来。

  我开始尝试以平和的姿态去接近老崇,渐渐发现,外界对这个男人的传言并不真实。

  在山东老家的农村,老崇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可家境困难,他最终选择外出打工谋生。2004年,22岁的他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在好几家小餐馆做过配菜工,后来听了老乡建议,开始“捡瓶子”。

  “捡瓶子”一度是收入不错的行当,但老崇坚持只在大学校园里捡。他有那么一点心高气傲,感觉在外边拾荒过于丢人。并且,在“工作”以外,他还希望过上“大学生活”。

  他常常去旁听复旦的一些公开课,最喜欢历史系的课,葛剑雄、樊树志先生的课他都听过。每天早上,他总要花上一块钱,买一份《东方早报》,收入好的时候再加一份《报刊文摘》,然后在一个没人上课的教室里慢慢翻看。

【收藏】 责任编辑: 龚秀相
每日新闻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