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90后大学生支教生活:种自己的田 吃自己的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7-17 15:21:21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南京7月15日电 “青菜汤中的青菜是我们自己种的,韭菜炒肉丝中的韭菜也是我们亲手浇水的,要不然怎么会长得这么肥……”14日,徐州睢宁宏慈助学之家内传来朗朗笑声。饭桌上,前来支教的扬州大学文学院志愿者和助学之家的孩子抢着向院长刘保宏“邀功”。

  7月初,扬州大学文学院9名志愿者一行来到江苏省唯一一家集民办、助学助养为一体的“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在院长刘保宏的带领下,志愿者跟助学之家内的500个孩子同吃同住,开始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

  到农村支教,这对城市的孩子来讲,没有下过田地,甚至“五谷不分”,会把水稻当做小麦。在刘保宏倡议下,志愿者和孩子们当农民,在授课教室后面的菜地单独开辟成一个“开心农场”,利用课余时间种蔬菜,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刘保宏让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立下“军令状”:谁管理的蔬菜质量和数量都占优,谁就脱颖而出。

  立下军令状后,志愿者在心里暗暗鼓劲,都不愿输给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捉虫、施肥成了这群志愿者的“额外课程”。正是七月天,酷暑难耐,往常吃完饭的志愿者都会选择睡个午觉。自从开辟“开心农场”后,不仅午觉免了,他们还得拿着锹、瓢等工具去松土、施肥。几天下来,很多人都黑了一圈。

  半个月下来,到了指定的考核时间了。14日一大早,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来到农场,亲手采摘他们种下的蔬菜,洗干净后拿到厨房做菜。饭桌上,吃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大伙觉得特别香,不住得往院长碗里夹菜。刘保宏笑着合不拢嘴。

  让大学生和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农民的辛苦,在竞赛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刘院长表示,这比纯粹的纸上说教要来得更深刻。作为一份特殊的“暑期作业”,刘院长认为,“种自己的田,吃自己的菜。”这是这群90后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收藏】 责任编辑: 龚秀相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