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讯 据光明日报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着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学生和家长在做教育选择时的重要参考。那么,当前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有多少毕业生在毕业时能确定去向?就业后收入如何?毕业生在各地区分布状况如何?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他们的择业过程和结果又怎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教育经济研究所针对2011年高校毕业生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释读。
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最低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在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达到了72.2%。
所谓“落实率”,是调查将已确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等6项情况视为“已确定去向”,即就业已得到落实。“落实率”因学历层次不同而有差异,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第三是硕士生,为75.3%;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8.7%。
与人们惯常认为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不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就业落实率只是略高于女性,两者相差仅4.5个百分点,而且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项上。
颇为意外的是,调查显示,民办高校以79.9%的就业落实率,仅次于985重点大学(87.2%)排在第二位。高职大专院校以76.8%排在第三位,其次才是“211”重点大学(69.4%)、普通本科院校(65.6%),独立学院的落实率最低,为60.3%。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落实率存在差异,分别为79.7%、73.2%、65.6%。
总体而言,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但是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主要表现在专科生的落实率上升趋势明显。
学历高学校好薪水就高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次调查对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的估计起薪进行了观测。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2394元。
从算术平均值看,毕业生的起薪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专科生为1856元;本科毕业生为2743元;硕士为4003元;博士为5118元。
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性为2628元,女性为2188元,两者相差440元。
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985”重点高校为3786元,“211”重点高校为2955元,一般本科院校为2698元,高职院校为1813元,民办高校为2024元,独立学院为22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