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报京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位于县城南端39公里,居住着近456户、2358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报京。

    报京坐北向南,青山环抱,古树参天,气候宜人。形成“坡中有雾,雾中有树,树中有屋,屋中有鸟”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居住环境。由于保存浓郁的民族风情及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奇特的民族节日,许多中外游客、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参观游览、科研考察。这里的房屋造型和用途别具一格,保留传统干栏式风格和用途。在追求越洋越好的今天,不少地方洋房拔地而起,传统木房越来越少,木房面临消失。而该地仍保存清一色木房,并且是传统的干栏式房屋造型。房屋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次第升高,富有个性,最具特色,实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一支奇葩,也是侗式传统建筑的一个缩影。修建干栏式木房,不仅外形精美,而且讲求力学。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完美的一个典范。在房屋用途上,侗族祖先采“人住上,畜在下”的方法,可谓别具一格。这样既有效地节省土地和木料,又起到防止偷盗牲畜的作用,还可防潮避鼠、防蛇御兽,一举多得,侗族人民何等聪明!一寨多姓,和睦相处,实属罕见。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以姓而居,以姓氏取地名,屡见不鲜。报京则纳百家姓而居,既有吉祥如意的龙姓、能文能武的刘姓,也有方案完美的周姓,此外,还有田、邰、李等姓氏。众姓相约:寨子内部,不论姓氏,视为一家,亲如兄妹,报京的周、龙、李、田姓互不通婚。这一良风优俗,从一个角度有效地避免了近亲结婚。众姓长期和睦相处,在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地方,实为少见。报京不仅住房风格与众不同,饮食习惯也各具特色。该地群众特别喜食糯性食物和酸味蔬菜。人人爱吃,个个会做。家家煮糯米饭、包糯米粑,走亲访友,红白喜事也离不开糯米饭、糯米粑。户户备有酸菜、酸汤和腌(读ān)菜。每天上菜离不开酸菜,招待贵客更离不开酸汤腌(读ān)菜。不少人家储藏有上100年的腌(读ān)汤酸菜。当地流传“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窜(行走乏力,东偏西歪)”之说,此话足以说明报京侗族喜酸食糯的饮食习惯。

    这里侗女心灵手巧,善长挑花刺绣。小孩聪明伶俐,一看就懂,一学会就会。小女孩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刺绣,在大人、长辈和名师的点拨下,经过五六年的磨练,个个能织,人人成师。品种广泛,花样众多,经久耐用,图案各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刺绣的花围腰于1985年10月荣获国家轻工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产品”称号。刺绣的围腰、腰带、披巾和手机套等漂洋过海,远销国外。那巧夺天工的挑花、刺绣和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历代侗族灵性的杰作和真实写照。这里的姑娘不仅能织会绣,唱歌跳舞更是她们的强项。人人爱跳,个个会唱。大人爱教,小孩爱学。深厚雄深的酒歌、缠绵婉转的性歌以及悠扬清脆的芦笙曲,形成这里歌之海的主旋律;那刚劲有力的木鼓舞、婀娜多姿的芦笙舞,构成报京舞之洋的大框架。难怪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称赞镇远为歌舞地。报京民族歌舞队多次参加全县、全州一年一度龙舟大赛、国际芦笙节文艺调演,并多次获奖。

    节日众多、内容不一是报京的又一特点。这里有正月初一,吉利日;二月初二,修桥补路节;三月初三,播种节;四月初八,姊妹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初六,吃新节;七月十三,祭祖节;十一月三十,侗家也过苗年节。此外,还有世界上周期最长13年一次的鼓藏节,可谓一月一节。在这里节日里,数三月三播种节最为隆重、盛大。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场所最广,活动规模最盛。相传在很久以前,报京大寨的祖公,年高体弱,病重卧床,深知自己不久将“归西升天”,就叫儿孙到床前,告之生活之高招:农田庄稼讲节气,晚无收来早不生;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就下种。儿子重孙们记住了老祖父的话,每月三月初三,桐子树开花,就开始做农活。然而,寨上却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小伙子,只会吹芦笙,整天贪玩。他认为桐子花一开,寨子的人就会逼他去干活。为了逃避农活,一天晚上,悄悄地把寨子内外所有桐子树的皮剥光。冬天过去,春天到来。阳雀叫了,金银花开了,可是桐子树一直没有开花,人们就误认为农活季节未到,还放心乐意,尽情玩耍。一天夜里,雷公大怒,山洪暴发。第二天,人们看到从河上漂下一堆堆秧苗,方知误了栽秧季节,到村头寨尾仔细一看,侗子树被人剥皮枯死,无法开花。恰逢这时,一少女良英与小伙乔生青梅竹马,互敬互爱,且订百年之好。可良英父母嫌乔生家庭贫寒,逼良英嫁给富裕人家为妻。良英不从,又无计可施。三月初三,这天捞鱼虾、打葱蒜,约乔生在报京莫嘎(侗语)树下会面,她把盛在笆篓里的鱼虾,装在细篾篮的葱蒜送给乔生,表示生为一家人,死为乔家鬼。约会之事,被人告发,双双遭到责打辱骂,两人跳崖殉情,表示抗争。为此,众人建议,寨主决定每年三月初三为播种节。一则以示缅怀被包办婚姻残害的良英和乔生两位青年人,开创了自由恋爱的先河。二则告诫人们进入农忙时节,不得再玩耍。芦笙也“刀枪入库”,直到立冬,方能启封使用。此后,报京就有了三月三播种节。播种节历时4天,分捞鱼虾、讨笆篓、洗葱蒜和讨篮子以及踩芦笙5个项目进行。三月初三午时三刻,寨中的芦笙堂响起三声铁炮,标志活动正式启动。台江、剑河、三穗、施秉等地客人陆续进入寨子。寨门口早已有由老人组成的迎接队伍,两边还有芦笙奏乐欢迎客人,每位客人进寨都要喝上一口老人手中的牛角米酒,称为喝拦路酒。进屋时,还要喝进门酒。姑娘们身着盛装,头配银花,颈挂银链,手戴银镯,脚穿绣鞋。有的站在路上,加入迎接客人的队伍,有的手提竹篮到池塘边,将竹篮中的葱蒜洗净,等待自己的情郎来讨篮子,山坡上围观者成千上万。芦笙堂,随后又放响铁炮三声,表示讨篮子活动开始。小伙子们从树阴下、草丛中、山洞里“冒”出来,向站在池塘边手提葱篮的姑娘们走去。向姑娘要篮子,姑娘不肯给,表示不愿嫁给这位小伙子,会招来四周观众起哄。姑娘将篮子葱蒜送给小伙子,表示情投意合,愿意嫁之为妻。在报京人心目中,葱蒜是发人发家、发财发贵的象征。与此同时,芦笙堂中央放着一个大酒坛。以酒坛为中心点,人们手牵着手,围成几道圆圈。圈里边是吹芦笙的男青年,第二圈是穿长袍马褂的老头们,第三圈是未婚姑娘和少妇们,第四圈是30岁至50岁的妇女们。远方客人和青年小伙子,不受此限,可以插队。围成圈的人们就跟着芦笙优美的旋律,踩着鼓点,翩翩起舞。鼓点声、银饰声、欢笑声和铁炮声以及呐喊声、歌唱声交织在一起,响沏云霄,热闹非凡。三月初四,不分男女老少,主人客人都集中到芦笙堂踩芦笙。尽情跳,尽情唱,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延续至三月初五,才结束。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群到此过三月三播种节。不少国外朋友慕名而来,参观体验“三月三”活动。

    如果说报京节日与众不同,那么这里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婚俗更鲜为人知。通过行歌坐月,互相了解,可择日结为夫妻。结婚时间必须择在立冬后卯日、戍日或平日。男方接亲,从族中挑选二名既能讲会唱、儿孙满堂,又身强力壮,家庭富裕,所谓“富贵双全”的吉祥人和4个未婚小伙子,带上彩礼到女方家。并由未婚青年小伙子中年龄最小的2人,各扛2把乌油伞,路途不得换肩。到新娘家,把所有彩礼交给总管清收。女方家不论男方家彩礼多少,都要找“岔”,有意无意的找接亲人吵“架”,谓之“吵亲”。男方带去的酒、肉、米等彩礼,是给女方家庭,由家庭经办酒席,款待男方接亲人,女方父母不得插手。酒席间,主客一边饮酒,一边唱酒歌,直至五更。五更后,女方一中午妇女在4位接亲青年人额上,用锅底烟墨划上“十”字符号。一是让家庭知道4人是接亲的贵客;二是象征“黑脸将军”,前面带路压邪避恶,确保新娘安全。

    当晚女方家族姐妹,集资凑钱,购肉买酒,选择一家条件比较好的住户,唱伴歌为出嫁姑娘饯行。为表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和避免以后离婚再嫁,出嫁时,只穿旧衣服、草鞋,不穿新衣和布鞋。姑娘到男方家时,男方所有成员都要回避,火堂的火也要盖好。新娘进屋时,由家族中一老妇烧柴火、煮油茶。敬供祖宗完毕,男方家族方可露面,进屋喝新娘茶。

    新娘“嫁”到男方家,明为结婚,实为认亲或作客。因为新娘第一次到男方家,不准新郎与新娘同房。住上七天时间,待新郎家办好酒席后,还要转脚回门到娘家住三至五年,才正式到男方家居住。这就是报京有名的“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这期间,逢年过节和农忙季节,男方可请人接新娘到男方家住上15天左右,以增进对男方家庭情况的了解。从成婚至成家往往要3年以上5年以下时间,所以报京的结婚成家和其它民族的结婚万家是不同的。

    为了发展民族旅游,实施扶贫开发,开展改厕、改灶、改塌工作,开展道路硬化。实施危房改造,全寨改造235户危房。

    报京是镇远县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点和黔东南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三月三”播种节,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这里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课堂。

    报京,一个古老而充满激情的地方;报京,一个座落深山而又名扬海外的地方;报京一个朴实无哗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地方。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