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忙着找进口奶粉
新妈妈李小姐这两天很忙,不仅忙碌,还很焦虑,这一切的根源,还要归咎于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奶粉“限购令”。
“幸好买到了四罐奶粉,295元一罐,不过比之前自己买的贵了足足50元钱一罐,好变态。”在香港奶粉“限购令”实施的第二天,李小姐一大早就托朋友在东城东泰花园附近的一家港货店买到了4罐港版进口奶粉,在感叹自己幸运的同时,还不忘抱怨了句脏话。
当天中午,李小姐又开始打电话给东莞周边的朋友,让他们打听一下他喝的港版美赞臣奶粉还有没有货,准备再多囤一些奶粉以备不时之需。
李小姐说,自己之前经常去香港买奶粉,跟不少“奶妈”一样,每次一买就是一大箱,按照李小姐自己所说,之所以舍近求远去香港买奶粉,首要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其次香港的奶粉比本地港货店的便宜,能省则省。
可是随着香港奶粉“限购令”的实施,像李小姐这类的“奶妈”就开始发愁:今后去哪里买?如果在港货店买,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质量又如何保证?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李小姐很头疼。
其实,上个月底,李小姐就听说了奶粉“限购令”,随后就开始忙着寻找进口奶粉,只是当时看到港货店的奶粉涨得太厉害就没有购买,后来发现涨价和缺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才开始下手,甚至托朋友去周边地区囤港版进口奶粉。
早囤奶粉比晚买便宜
李小姐算了笔账,按现在一个月孩子吃5—6罐奶粉计算,一个月光奶粉的支出就是1800元左右,比之前多了250—300元一个月,一年就多了至少3000元的花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市场需求量没有下降,估计价格还会涨,那这一年的支出就更多。”李小姐说,按这样来看,现在能囤一些是一些,至少会比以后买便宜,能省则省。
李小姐谈到自己的省钱经验时说,同样的商品每个港货店的售价不一样,如果肯多跑跑,货比三家,也能省下不少钱。
家住南城的陶女士谈到购买奶粉的经验时说,自己对市场上的奶粉作过了解,在市场上有不少版本的进口奶粉,例如港版进口奶粉、大陆版进口奶粉以及其他国家版本奶粉,本土版就是品牌注册地市场售卖的,不会直接销售出国,只能通过邮寄或海外代购的形式购买;在中国市场销售通常会有大陆版和港版之别,而且生厂商、奶源、乃至配方成分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陆版本的原装进口奶粉,东莞的不少超市都有卖。近日,记者走访东莞市场也发现,市区的家乐福、沃尔玛、吉之岛等大型超市,除了有国内生产或是分装的外,还有针对中国大陆市场而特制的原装进口奶粉,当然售价也会贵一些。
陶女士说,如果一定要买原产地本土版或是港版的,可以找人代购,除了网络上提供代购服务外,还有不少港货店也提供代购服务,另外,现在还有不少海淘渠道,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比比价。
另外,记者了解到,针对近日的奶粉限购令,不少商家开始相关动作来争抢市场。例如,淘宝的天猫近期就将联合达能和雀巢,提供海外原产地直供销售,达能集团旗下奶粉品牌Karicare、多美滋(特配系列)等,以及雀巢集团旗下雀巢超级能恩、惠氏(特配系列)等品牌均将在天猫开启原产地直供服务,这些品牌的奶粉原产地包括,新西兰、英国、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家,其中新西兰销量第一品牌Karicare,荷兰销量第一品牌Nutrilon已在天猫开启官方旗舰店,英国第二品牌Cow&Gate也将于下半年进驻天猫。届时,新妈妈们又可以多一个渠道来对比奶粉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