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 重庆市某直属中学高一学生家长冉素琴收到了学校发来的短信:“家长你好,下周体育课将进行长跑测试,如果你的孩子因身体原因(如心脏病、哮喘等)不能参加,请家长与班主任联系!”
收到短信后,冉素琴就忙开了——忙着与在一市属医院工作的熟人联系,给女儿开个“病假条”,这样,女儿就不用参加长跑测试了。
冉素琴想的是:女儿生下来就体质较弱,虽然没有明显的病情,但一番长跑测试下来,不晓得要休养多少天才能恢复。
记者走访了解到,冉女士这种“爱女心切”的做法在不少家长中具有普遍性。当体育课变得越来越像游戏课和娱乐课时,考察耐力和意志的中长跑测试,以及被称为“要磨脱一层皮”的新生开学军训,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不敢挑战的项目。于是,便出现了家长“帮忙”为孩子开“病假条”的情形。
学校发短信防范风险
“学生和家长隐瞒病史已成学校最大安全隐患”
既然明知会有家长开“病假条”,学校为啥还要给家长发上述短信?
记者联系上冉女士女儿所在的中学。该校相关人士也很无奈。他说,之所以给家长发短信,是因为学校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前年夏天,一名患有哮喘的女生在没有告知老师自己有这种病史的情况下,参加长跑测试,结果跑了不到200米后倒地抽搐。虽然及时送医院救治,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家长都扭着学校和老师不依不饶,要求支付一笔巨额赔偿。
无独有偶。今年5月,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一名高一男生在参校运动会田径比赛时,因天气太热突发心脏性猝死,再次敲响了因学生隐瞒个人病史导致安全悲剧的警钟。
“学生和家长隐瞒个人病史已成为我们开展体育运动最大的安全隐患。”主城区多所学校体育老师都表示,现在的家长普遍不愿意公布孩子病史,大部分人是担心因孩子身体健康问题导致同学、老师的“歧视”,使孩子在学校受委屈。
江北区一所初中的体育老师讲了一件事:今年体育中考中,有一名女生在体检时查出早搏,学校通知家长,其孩子不能参加部分中考项目,一开始家长反应很激烈,说自己的孩子非常健康。在做了大量工作之后,家长终于承认这名女生在幼儿时期确实有过心脏类病史,只是后来医治较好没有再复发。“但这对学校来说是确实存在风险的,万一因为体育中考而诱发病情,那责任谁能分得清呢?”
针对学生隐瞒病史可能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卫生部在2010年初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孩子入园时家长需填写孩子病史,方便一旦孩子出现紧急情况,得到对症处理。
目前全国实行的高招政策也明确规定,考生如患有慢性病、重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主要脏器手术史、肢体残疾等,如果隐瞒不填,进校复查时将被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