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祥在木屋批改学生作业
在这栋老木楼,陈登祥坚守了16年。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华坪镇关口小学,有一栋建于1956年的破旧木楼。有一位49岁的乡村教师,在这里居住了16年。这里既是他的办公室,又是他的宿舍。虽然有几次机会可以搬走,但为了全身心投入教学,他还是选择了坚守。因此,他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木楼园丁”。
古董木楼已有“56岁”
10月26日下午,还未到关口小学,记者老远就见到了一栋陈旧的老木楼,建在路边,十分引人注目。随行的摄影记者见此,立即拿出相机,准备拍摄——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这是一栋作为文物保留下来的老建筑。“这里去年还是学校的厨房。一直有老师住在里面。”面对建始县花坪镇关口小学校长郭家旺的介绍,记者和同伴们连呼意外。郭校长说,一开始所有学生都在这里上课,到1960年的时候,又紧挨着这栋木楼建了一栋两层小楼。2008年,又在马路对面建了新教学楼。
记者跟随郭校长一起,走进了这栋建于1956年的老木楼。木楼分两层,一楼是厨房、餐厅和客厅,因为窗户已经十分破旧,室内光线十分暗淡。除了客厅之外,其它房间得开灯才能看清地板。顺着“吱嘎”“吱嘎”作响的木楼梯上楼后,记者来到二楼,二楼分为6个小房间,每个房间大小差不多,7平方米左右。记者发现,这些房间除了面积狭小外,空高仅2米多一点,屋顶几乎伸手可及,十分压抑。“就是怕下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漏雨了,很麻烦。”郭校长介绍说,学校在马路对面建了新校区后,很多老师都搬走了,但还有一位叫陈登祥的老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住在二楼靠路边的一间房子里。
他说:我习惯了这里的安静
随后,记者跟随郭校长一起,来到陈登祥老师的宿舍。
推开老木门时,陈老师正在办公。虽然是白天,但因光线太暗,他不得不打开电灯。狭小的办公室,只放得下一张办公桌、一张床、两把椅子和一个书柜。看见记者突然来访,陈老师连忙起身,要给记者倒水。据陈老师介绍,这间房子除了办公外,还是他晚上休息的地方,每周一至周五,他就住在这里。“我在这住了16年,在这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长。”陈老师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