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四现象”?许多网友认为,就业压力是其中一个原因。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为毕业后有好的归宿,也为了学校的就业率,不可避免地提早进入求职阶段,正常的学业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桑国元从就业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大学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缺乏联动机制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非重点高校和学科,联动机制缺乏会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信息不畅通,是一种‘双盲’的状态。”
丁三青介绍,“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中,学习气氛及环境、师德及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存在漏洞等学校因素最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其次,个人因素最小。”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川瑾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教学课程的设计上出现问题,没能更好地和目前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尤其是没能更好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说:“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以学科为中心,也就是按照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来编排课程,分年段施教,而非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这在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角色越来越强的当下,会带来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