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名牌学校MBA 辞去年薪25万元工作回家养猪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9-04 09:53:43  来源:网易  

  酒店大堂经理回乡种起灵芝

  曾经有一段时间,陈科被家里人视为“逆子”。当他辞去上海酒店大堂经理的工作,准备回到张家港杨舍镇五新村“务农”的时候,母亲葛玲芬的脸上挂不住了。“他不听我的呀,就是不听我,我急得不得了!我不要他做这个,不要他回家里来种田!”和江南许多经济日益发达而年龄结构日益老化的村子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镇经济对五新村的影响至今犹在。“村里能走出去的都出去了,要么读书,要么打工当老板。”在葛玲芬看来,陈科的回归无疑是非常没出息的。况且,此前他在上海已经有了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

  大学里学的是市场营销,陈科的第一份工作是宾馆服务员。和许多迷茫的年轻人一样,走出校门的陈科最初的想法,也仅仅是找个糊口的饭碗而已。及至后来,凭着努力,他做到了上海一家连锁酒店的大堂经理。但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让陈科开始不安分起来。

  陈科经常看到酒店的一些客户拿着灵芝孢子粉作为礼品去送人,则让他产生了最为原始的想法:“这个能赚钱!”踌躇了一段时间后,他下决心辞掉工作,种植灵芝。

  而他的这个念头也随即遭遇了强烈“阻击”。母亲葛玲芬说:“我想他年纪还小了,肯定不行的。再说,要这么大的本钱,我们么就是种种田、上上班的,哪来这么多钱?要是亏了拿什么来还?”

  想到就做,失败了也没什么,重新来过。或许,这就是年轻人最大的本钱。2009年,在没有得到家人支持的情况下,陈科拿出了自己打工几年的全部积蓄两万多元,开始在无锡学习灵芝种植技术。他从杂工开始做起,接种、收粉、包装、销售,每个环节都认真琢磨。也正因为这样,他学得异常扎实。有空的时候,他还上网搜集资料,购买大量的书籍用以填补知识的缺乏。在此期间,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的他真正体验到了农作的艰辛。“虽然我是从农村长大的,但从小就是读书,没机会下田。我的那些同龄人也都这样,很少有会种田的。”陈科说,这就是农业面临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让我觉得,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更加有意义。为什么年轻人就不能回到田里呢?我就是要通过我自己来证明,在农村一样大有可为!”

  2010年3月,陈科回到了老家张家港杨舍镇五新村。此时见他态度坚决,父母也开始支持。筹集了50万元资金后,他承包了村里的三亩土地,购进了六千多个菌种,开始创业。第一年,即便在台风、暴雨的影响下,还是成功收获了80公斤孢子粉。同时为了确保孢子粉的纯正品质,他专程到上海权威部门破壁、加工,并申请到了绿色无公害食品证书。当年他的孢子粉销售一空。

【收藏】 责任编辑: 龚秀相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