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婚恋困境 北漂男女不敢想未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6-29 16:47:40  来源:黄河新闻网  

  摇摆的“双重边缘人”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春光

  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个人造成的,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应该下定决心,完善社会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免除后顾之忧

  在当今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已经占主导地位了。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缺乏务农经验,对农村的情感较少;另一方面外出不只是为了打工赚钱,更向往城市生活。从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上看,他们缺乏确定性,深陷矛盾状态,摇摆在城乡之间,是“半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边缘人”。

  这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婚恋问题是突出表现之一。由于目前的社会政策还不够完善,他们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要想“成家立业”面临许多障碍。

  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若与本地居民通婚会处于弱势地位。若从境遇大致相同的人中寻找配偶,则要承担更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要不要选择跨地区婚姻。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女方的父母可能出于情感或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女儿远嫁。我们在偏远山区调研时,确实发现有这样的例子,女方嫁到当地后才发现男方结婚前隐瞒了家中的真实情况。其次是结婚以后到哪里定居。城市不接纳,农村又回不去,有了孩子以后生活成本更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新生代农民工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如果不能正常地组建家庭,细胞不好,社会肌体能健康吗?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个人造成的,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进城之前,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社区,婚姻基本上不是个问题,很容易依靠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缔结。进城以后,不确定因素就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念也在变化,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父母的权威在下降,自身感情因素考量在上升。但与城市里的白领群体不同,他们又缺乏相应的经济能力,不足以完全实现婚姻自主。

  国家应该下定决心,完善社会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只有免除后顾之忧,这些正处于成家立业关键期的青年们才能安居乐业。

  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太少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风笑天

  阶层地位、社会角色、流动性的工作,都给他们的恋爱、择偶、结婚、生育以及子女抚养等蒙上了一层阴影,社会各界应给他们多一些关注

  在关注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流动与管理、就业与经济、权益与保障等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作为青年人所特有的恋爱、择偶与成家问题。但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他们的相关研究太少。

  青年期正是一个人从“来源家庭”向“定位家庭”转变的时期,成家立业是青年阶段的首要任务。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来说,除了要寻找工作,获取经济收入以外,还要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选择配偶、建立家庭、生儿育女。

  作为相对于城市人的农村人、相对于本地人的外地人,他们更多的是作为城市社会的边缘人而生活。这种阶层地位、社会角色,也给他们的恋爱、择偶、结婚、生育以及子女抚养等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他们的职业特点往往是临时性、流动性的,从事的工作性质也多是体力活、手工业、服务业,这些特点又加重了这一困难。

  对于未婚青年来说,较之农村的封闭环境,他们在择偶上可能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其在城市中的工作、交往、居住方式等客观限制,会给他们的恋爱与婚姻带来一定的障碍,并引发外出打工青年中较普遍存在的未婚先孕现象以及生殖健康等问题。

  对于已婚青年来说,情况则更为复杂。当夫妻一方外出时,其家庭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当夫妻共同外出时,又会形成目前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如果将孩子带在身边,一方面会加重生活负担,同时也会遭遇子女在城市就学等困境。

  总之,农村外出青年的婚姻家庭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呼吁政府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是目前迫切的一个任务。
 

【收藏】 责任编辑: 唐云芳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