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似家 让留守儿童笑容更灿烂
陈婷婷是七星学校八年四班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名父母在上海打工的留守儿童。小姑娘不说话的时候就安静地坐在一边,听着记者采访其他人的时候脸上会不时浮现出一丝笑容,轮到采访自己的时候就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做了一小段自我介绍,这不禁让人怀疑有“彩排”过的嫌疑。但是接下来与婷婷交谈的过程中,她的乖巧懂事、从容淡定让记者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图为七星学校八年四班留守儿童陈婷婷同学
图为七星学校八年四班留守儿童陈婷婷同学
婷婷的老家在舒城县高峰乡,出生一周后便被父母带到上海,小时候在上海念书,因为户口问题,五年级的时候返乡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三年前到七星学校就读,学习成绩很好。
成长过程中,婷婷说自己曾经一度也不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狠心把自己留在这里,但是经过年龄的增长以及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像家人一样相处之后,现在的她已经非常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婷婷心目中,七星学校当然不如大城市里学校的条件好,她说“但是这里更有人情味。”这也是她热爱这所学校的重要原因。
婷婷说自己还有一个10岁的弟弟,目前跟父母在上海生活。虽然在这样“有人情味”的学校读书,但当听到记者问到是否希望弟弟回来读书时,她却坚决表示:“不希望。”原因是“因为上海那边条件要好一点,弟弟好就好。”当所有人都惊异于这句话是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口里说出来的时候,婷婷脸上依旧保持着单纯的笑容。
婷婷说:“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会用老师的电话给他们打一个电话,这样就会好一点。”
婷婷说在这里她有很多好朋友。
婷婷说在她眼里,学校,就是一个“家”。
采访过程中,从婷婷身上,记者并没有看到想象当中留守儿童的惆怅伤感,婷婷反而表现出自己健谈的一面,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从来都是不慌不忙,应答自如,富有极强的条理性,颇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她的“不怯场”精神让在座的记者暗自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