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穿青人第一乡” 毕节试验区突围之路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6-02 10:11:41  来源:金黔在线  


  金黔在线讯 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从乡政府到纳雍县城有26公里的路程,因5公里的“断头路”没有修通,需要绕道3个小时才能到达纳雍县城。2011年,乡政府组织修路,9天的时间打通了“断头路”,到纳雍县城缩短至10公里。2003年之前,这里不足百户人家。如今,这里居住着1200多户、3.1万人,其中90%以上是穿青人,这里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中国穿青人第一乡”。

  ■ 勺窝的突围之路

  在人们的印象中,纳雍交通闭塞。而纳雍县勺窝乡的交通,是对闭塞一词的有力反击。10米宽的柏油路,到达纳雍县城只有10公里的路程。

  “160多个村民组,只有两个小组未通公路。不管到哪一个村,从乡政府20分钟都能到达。”勺窝乡党委书记张勇自豪地说。

  2011年5月之前,闭塞的交通困惑着勺窝乡人。虽然从乡政府到纳雍县城只有短短26公里的路程,可是要“南辕北辙”绕道纳雍中岭,再进入纳(雍)水(城)路折会纳雍县城。而勺窝到中岭,中途要经过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凿通的300多米长的隧道,隧道狭窄,且是运煤的“乌金通道”,往来车辆多,堵车现象频繁,常常需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纳雍县城。

  勺窝人迫切希望修通一条通往纳雍县城的路。

  其实,勺窝乡到纳雍的直线距离不过10公里,有2公里是现成的纳水路,3公里的矿山公路已修通,剩下5公里路的“断头路”,困扰了张勇8年的时间。“年年都在争取,但一直没能实现。”在勺窝工作8年的张勇说。

  2011年5月15日,纳雍县委书记蒋从跃到勺窝乡调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拍板:限期20天打通这条“断头路”。当天下午,两个乡镇的80余名干部就开始丈量土地,天黑时丈量工作全部结束。当晚,勺窝乡政府就联系了8辆挖掘机,当地企业又出动了5辆装载机,1辆推土机、1辆压路机。

  5月18日拂晓,修路工作打响。从此,在每天作业16小时的强力推进下,第9天,这条5公里长、10米宽的砂石路全线贯通。张勇称,“这是一条勺窝的突围之路。”

  ■ 打造“中国穿青人第一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勺窝乡政府驻地黄河坝还是一片荒山,仅有10余栋土墙房茅草屋。2003年前,这里不足百户人家。如今,这里居住着1200多户、3.1万人,其中90%以上是穿青人。

  村民李焕勋住在勺窝特色小城镇里。5月23日,记者跟随他走到一栋6层楼的别墅式住宅前,李焕勋打开门,地板上铺着黄色的地毯,45寸的超薄数字电视悬挂在客厅。

  41岁的李焕勋老家在勺窝乡大土寨村。据勺窝乡党委书记张勇介绍,2005年,李焕勋“经常与政府作对,他听说派出所要抓他,家里都不敢在,跑去外边打工。”

  2008年,打工3年的李焕勋回到了老家。“我回来的时候,房子都没有住的,都是寄住在兄弟家,靠领低保过日子。”李焕勋告诉记者。

  残疾的李焕勋勤奋踏实,有泥水工手艺。回到老家后,勺窝乡政府见他踏实,介绍他给当地的煤矿修建建筑。为煤矿修建建筑,李焕勋发家致富。几年下来,李焕勋挣到了几百万元。“买地皮,修房子的钱都是给煤矿修房子赚的。”李焕勋说。

  2006年,勺窝乡完成《城镇建设总体规划》。2010年3月,勺窝乡完成《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勺窝乡明确功能定位,打造具有穿青人文化特色,服务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小城镇建设目标,大力推荐特色小城镇建设。

  如今,一栋栋具有穿青人特色的别墅式小楼拔地而起。据悉,特色小城镇分旧城区和新城区两个部分,旧城区400余户,新城区规划新增容纳700户,总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目前,可容纳1100户万余人居住。

  李焕勋抓住勺窝特色小城镇建设机遇,投资24万元购买了4块分别为100平米的地皮,并投资500万元修建了4栋别墅式房屋,总面积2500平米。

  “随着来勺窝游客的增多,我准备发展农家乐。”李焕勋说。

  “我国80万穿青人,主要分布在织金和纳雍,我们勺窝3.1万人,其中90%以上是穿青人。”张勇说,勺窝“中国穿青人第一乡”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只待批复。
 

【收藏】 责任编辑: 唐云芳
今日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出售
  • 出租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