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热潮:假期人流创高峰
按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23.6亿人次,日均大概有2.95亿人次且同比增长约3.2%,铁路系统累计发送旅客数量达到2.19亿人次,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大约有1.3万列且运输组织安全有序。
出境游也迎来了强劲的复苏态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表明,假期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了30%,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成热门目的地,国内方面北京、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持续位居热门榜单前列,铁路、民航与高速交通的协同调度让亿万旅客能够顺利“说走就走”。
文旅融合: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在假期这段时间里全国文旅市场热度达到空前状态,各地采用“文化+旅游”融合模式丰富节日体验打造多元假日场景。
在北京地区,中国美术馆和首都博物馆推出系列大型展览,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争相前去参观,展览票务在提前时间就已全部售罄。杭州西湖、武汉东湖以及重庆武隆喀斯特等景区客流量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成为市民出行游玩热衷的“打卡地”。
根据各地商务部门监测情况来看,假期期间重点商圈客流量和销售额都实现增长,餐饮、文娱、住宿等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态势。线上消费的表现同样十分亮眼,旅游周边商品、地方特产、文创产品销量显著增长,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趋势变得更加突出。
节日温情:全民共庆,社会活力涌动
节日可不只是出行的重要节点,更是充满温情的美好时刻,各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举办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多样形式向伟大祖国献礼。
9月30日上午时段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行升旗仪式,科研人员与研究生一同整齐唱响国歌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大家以这样的方式共同传递浓厚且真挚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机关学校企业同步开展主题党日爱国教育及公益活动,使得节日氛围呈现出温馨又庄重的良好状态。
除此之外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推出丰富主题活动吸引大量家庭游客,亲子游红色研学游文化体验游持续升温成为假期文化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节后思考:让假期经济更可持续
假期经济呈现火热态势的背后,其实也在考验公共治理的智慧与效率,面对庞大的出行需求以及消费高峰,交通、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提前做好部署并科学调度,最终实现了各方面的安全有序运行。
专家明确指出假日经济若要持续繁荣,不能只看重“流量”还得注重“质量”,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去优化游客分流并提升公共服务体验,同时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来推动假期经济朝着高品质、可持续方向发展。
热情不散,奋斗再启程
国庆长假虽然已经正式结束,但节日所带来的热度依旧还在延续,从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城市街道,到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旅游景区,再到充满欢笑温馨和谐的社区活动现场,假期当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生机与信心。
就像网友留言里讲的那样“这可不只是一次简单出行而是一场生活庆典”,假期里的热闹氛围与温情感受会化作继续前行动力,激励着亿万中国人用更饱满姿态去迎接新的征程。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