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路上铺满荆棘,小女生学给鸡打针
在一般人的眼里,养鸡或许是一件极其普通而简单的事情。但对于周文来说,要养好鸡,却不容易。因为她讲究的是科学养鸡,纯生态绿色食品。
独立的鸡圈、明亮的灯泡、干净的地板……周文对工作极其细致、认真。她说小鸡就跟婴儿一样,刚孵化出来的时候,要精心对待,比如食物要注意,温度也要适宜……
乌骨鸡在周文的鸡圈里,享受了特级待遇,就差没喂奶粉了,没事的时候,周文还要抓着它们细瞧,看看嘴巴、脚爪乌色程度,看看小鸡生长速度。
但赠送的纯种乌骨鸡,周文依旧没能闲住。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去村里养殖户家看看、走走,了解养殖户家中的乌骨鸡生长情况。
周文告诉记者,其实村官并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悠闲,如她自己,把乌骨鸡送出去,还要不断的去督促养殖户更好地养殖,尽自己最大努力保证乌骨鸡正常成长,然后得到一定的收益。如此以来,才能让更多村民看到成果,带动更多村民达到致富的目的。
据了解,周文所发展的养鸡种植户,都是经过实地踩点,要求有一定的场地,精心筛选之后才确定的名额。但实际养殖过程中,周文没少吃苦,比如其中一位村民,在养殖过程中,将乌骨鸡放在顶楼,风吹日晒之后,有几只乌骨鸡就生病了。
走访中,周文多次上门协调,作村民思想工作,要求村民将种鸡放在楼下养殖,表示鸡跟人一样,都是要接地气的。但村民却以怕偷盗为由,依旧放在顶楼。其实暗地里,该村民还是对周文的养鸡技术表示怀疑,他觉得自己养鸡那会,周文还没出生呢?这学生妹子,会养什么鸡。
“我从来没想到,发展养殖户也这么难。”周文告诉记者,她并没放弃,但不久之后,再去的时候,该村民家里的鸡已经死了5只,此时,村民才不得不相信周文的话。从那以后,村民家里养鸡的技术活,只要不懂的,他们都会去请教周文。
除了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周文还遇到过一件棘手的事情。她说村民家养一只鸡很不容易,但因为鸡瘟等疾病,结果有些人一年下来就剩下可怜的几只鸡,有的甚至就再也不养了。针对这种情况,周文任职村官后,还主动做起了“医生”,专门学着给鸡治病。
在农村,每年的11月份正是鸡霍乱的高发期。找谁当老师呢,周文第一个想到的是早年在农庄负责乌骨鸡的防疫工作的妈妈。为了提前预防,周文在家里跟妈妈学给鸡打针。
得知女儿想学打针,而且还是给鸡打针。周妈妈无奈之下,只得先拿自己家的鸡做实验。周文说,打针时个技术活,扎针的深入很难把握,针扎的浅了,在皮下,无法正常吸收;扎的深了,药水进入内脏,鸡就可能立马丧命;只能是不深不浅,扎在鸡的肌肉里。
第一次打针的情形,周文是历历在目。鸡在手里乱动、叫个不停,而自己的心也是惴惴不安,手也跟着发抖,压根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想着村民们每年辛苦喂养的鸡死于鸡瘟,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
按照周妈妈讲解的打针手法,瞄准地方闭着眼睛一针扎了下去……就这样连续给几十只鸡打针之后,周文渐渐熟练了。第二天,她就提着兑好的药水去附近的村民家给鸡打针。由于村民家养的鸡不集中,需要一家一家的去打,周文就这样“累并快乐着”,忙碌了一周才终于完成打防疫针的“大业”。从此,周文渐渐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