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城市少年6天行程千里探访7个山区贫困家庭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2-07-18 15:17:21  来源:北国网  
两个少年,一个北京,一个西安,行程数千公里,走破了鞋,晒黑了皮肤,从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为的是什么?

  和这7个家庭告别之后,这两个少年的任务才只是完成了一半,回到北京之后,如何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孩子们的处境,并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更实在的帮助,才是他们的“终极使命”。“要争取在暑假结束之前,让孩子们得到资助。 ”两个孩子说。

  馨馨在房间里站着写作业,这时他眼睛里满是因害羞而聚集的泪水 采访对象提供

  七个家庭的故事

  7个家庭中,大部分孩子都在6岁到10岁之间,贫困是他们的共性,他们需要的并不多,当然,最希望得到的,是爱。

  “看见我们时,他害羞的哭了”

  王邦杰回忆起第一天他们去走访围腰村的第一个家庭时,遇到的一个叫馨馨的6岁男孩儿。

  在俩人到来前,馨馨和妹妹婷婷,在门口站着等了好久。等叫完“哥哥”之后,两个孩子却躲进了卧室,任凭妈妈怎么叫,馨馨仍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

  “农村的孩子怕见生人,他又觉得家里不好,害羞了”,馨馨的妈妈解释说。

  等再拉一下时,馨馨竟然流下了两行泪水,滴在作业本上。

  “你写的字真好看啊”,王邦杰试图用这句话打破僵局,再搭了几句讪,馨馨破涕为笑,两个男孩也熟了起来。

  后来,刘乐耕拍下了一张王邦杰双手抱起馨馨的照片发在微博上,这两个孩子都笑得露出了几乎所有正面能看见的牙齿。

  但是在孩子的笑声中,两个少年也了解了他们的家境。“三年前到福建打工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仅靠两亩地和一点茶田辛苦地养活着三个孩子和奶奶,养了一头猪病死了,赔了几百块,没钱供孩子上学”。

  宾宾则是给刘乐耕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他的妈妈前两年嫌家里穷,跑掉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他特别害羞,爷爷把他带来时,他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我问一个问题,他就抬起头来说不知道”,刘乐耕说,农村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一开始时沟通比较有难度。

  有梦想无听力的女孩

  在这6天中有一个晚上,刘乐耕和王邦杰住在了骆家镇的一户村民家里。家里的两个女孩儿,姐姐叫敏敏,14岁,妹妹叫康康,今年6岁。她们的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全家的经济来源就依靠父亲照料庄稼和打短工赚来的钱。

  妹妹康康对姐姐十分依赖,她不是靠着,就是抱着姐姐,一步不离。晚上,妹妹困了,就直接躺在姐姐腿上,姐姐保持下半身不动,手里的扇子也不停。

  令两位少年印象深刻的还有两个小姑娘。

  小洋静,六岁,布依族,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杳无音信,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唯一的收入就是爷爷用两头牛给人耕地赚来的钱,一亩地四五十元。但是小洋静喜欢画画,不管旁边的大人聊些什么,她只是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彩色世界里。

  梅梅,六岁半,无法用耳朵感知世界,无法用语言与人交流。但她动手能力很强,喜欢做手工。大多数时候,她是安静的,可是遇见必须要沟通的难题,她只能急的满脸通红,“呜呜哇哇”的乱喊,可是结果也只是急的流下眼泪,于事无补。现在,只需要5万块,就可以做人工耳蜗的手术,可是5万块,家里还是出不起。

  因为有爱好,他们还算是幸运的。宾宾也因为没钱,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午饭和晚饭,可是因为没有好心人送给他本子和画笔,所以他连画画也不会,更别提其他爱好。

  在两个少年走访的7个家庭中,大部分孩子都在6岁到10岁之间,有聋哑儿童,也有生病的孩子,也有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单亲孩子……

  贫困是他们的共性,他们需要的并不多,当然,最希望得到的,是爱。(记者 张阿春) 

【收藏】 责任编辑: 孟凡智
新闻图片

今日信息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