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三都水族自治县,一棵阴沉木从都柳江里被打捞出来。出资打捞的村民原本打算借此发财,但政府部门认为这属国家资产,不能私自出售。此后,这个“宝贝”就一直放在公路边上,饱受风吹日晒(去年4月25日,本报曾报道)。经过反复协商今年4月24日,村民们决定将这个“宝贝”赠送给当地旅游景区。
都柳江底现“神木”
2010年8月31日,仅有70多户人家的三都县拉揽乡拉揽村一组村民们发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在这个村子旁的都柳江河段,水底有一棵“阴沉木”,可能卖出上百万的天价。

“神木”落户产蛋崖景区。
村民异常兴奋,每家每户都按比例出份子凑钱来打捞这棵“阴沉木”。
不久,阴沉木被打捞上岸,外观呈棕褐色,油光发亮,有根雕般的质感,用斧头刀砍,也不会破损。经测量,这个大家伙长14.5米,直径1.2米,重达13吨。
据估计,这棵阴沉木埋藏在都柳江里不知多少年,居然不朽不腐也未被洪水冲走,堪称神奇。村民们很快就给这棵“宝贝”取了个名字——“东方神木”。大家都相信,这棵“神木”一定能给小村带来吉祥、富裕。
沦落路边近2年
有了这棵“东方神木”,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很快就热闹起来了。许多人都来观看,甚至有村民建议借此机会搞个展览,让大家赚点小钱。
一位福建商人曾开口就出资10万,但村民们不愿出售。大家坚定了“小钱不赚,要赚就赚大钱”的理想。
然而理想总是难以实现,因为县里认为这棵古木是国家资产,不准私自出售。村民们的发财梦顿时破灭。

村民为“神木”净身。
从法律意义上来讲,“神木”确实属国家资产,但是“财产”又掌握在村民的手中。“神木”该何去何从?在没有商定下来之前,村民们便把“神木”就近安置在村境内的321国道边,一摆就是近2年。
从去年5月起,三都县旅游局有关领导多次往返于这个村子,与村民们座谈,希望村民们将这棵“神木”捐赠给政府,用来发展旅游业。
落户产蛋崖景区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村民们终于同意捐赠。三都县旅游局决定将“神木”安置在姑鲁产蛋崖景区,供游客观赏。
4月24日上午8时,三都自治县旅游局组织大型吊车、货车开往三都县拉揽乡拉揽村。
村民们在村口放起了鞭炮,说要像嫁姑娘一样将这棵“神木”送出去。
而在距离村子20公里外的姑鲁产蛋崖景区,附近村民们也像迎接新人一样的,早早的就组织起芦笙队、芒筒队、铜鼓队,站在景区门口,等待“神木”的到来。
当天下午3时,“神木”抵达景区。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大吊车卸下“神木”,村民们用自来水为它净身,然后又给它披红挂彩,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神木”的到来。
三都县旅游局负责人说:姑鲁产蛋崖景区以“石头会下蛋”而闻名,这里有会跳舞的风流草等奇特景观,还建有水族文化博物馆。这次,“神木”落户景区将作为“财神树”供当地人祭拜,游客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水族的祭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