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快速通道和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以洪州重工业区集聚区发展为主的硅冶工业,以发展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以茶叶、油茶、木竹、畜牧、中药材、优质米、果品、蔬菜八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业,以根雕、竹雕、根艺、银饰、民族服饰等旅游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以贵州宏宇侗乡健康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的民族制药业,以发展生物质能及风能发电项目为主的电力工业。
全县上下,工业项目落地开花、招商引资热火朝天、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这一切源自于黎平“工业强县”战略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在招商引资的强力推动下,黎平工业指标呈现出一路飙升的盛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9470.2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7265万元;已开工的工业项目47个,完成投资123161万元,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764万元。
工业园区:乘风远航
“思路决定出路。”黎平县的决策者们更是深谙其中的道理。经过反复调研与论证,在侗乡黎平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的历史变革,提出“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敲响了黎平进军工业的隆隆战鼓。
思路清,方向明。黎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县”放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并确定以县城为中心的德凤、高屯、敖市、中潮、洪州、德顺、永从、顺化连片的区域,统一规划为黎平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城两翼”、“一区一带”格局。
卓识眼界,方能成就卓越。“十二五”期间,黎平县重点抓好县城旅游生态园区现有企业技改升级和产品升级、侗族大歌实景展演项目建设、八舟河和东风林场景区开发,在特色高新产业区内大力引进新建一大批大项目大企业。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户以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实现100亿元,力争达到120亿元,工业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0户以上,迎来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春天。(周志光)